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新股发行加速度 今年或增八成

2017年01月13日 07:2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新年伊始,A股市场新股发行继续去年年底的加速度表演。

  1月6日,证监会再次核准14家公司的上市批文,同时本周有15家公司开启新股申购。这表明目前IPO审核节奏大约为每周一批、每天3家左右。

  而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A股有227家企业成功IPO,募集资金1496亿元,创下五年新高。但从同期指数表现来看,上证指数跌幅超12%,创业板跌幅近28%。另外,有机构测算,2016年股民平均亏损2.4万元,2017年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额将较2016年增长六成至八成。

  对此,业内担心,如果投资者长期不赚钱,这样的发行节奏可能成为摧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表示,此举意在为注册制铺路,同时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最终推动股市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

  IPO持续高速发行

  最近两个月,证监会发放IPO批文的速度由之前的每月一批、两周一批过渡到每周一批。其中,11月份有51家企业拿到了批文,12月份有46家企业拿到了批文。截至2016年12月30日,全年共有227家公司完成A股IPO上市,其中,上半年度有61家,下半年度达到166家。

  证监会主席助理宣昌能日前表示,2016年我国IPO、再融资现金部分合计1.33万亿元,同比增长59%,IPO的家数和融资额创近五年来新高,再融资的规模创历史新高。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在“第十七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上表示,A股IPO和再融资的量如此大,不仅反映出国内公司对资金需求非常强,也反映了政策层面上想鼓励直接融资,“考虑到提高直接融资,降低间接融资带来的风险,今年IPO数量可能比去年更高。”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测算,假设2017年1月份会有38家已过会企业成功上市,以及考虑到目前有超过600家企业在等候上巿审批的情况下,2017年可能会有380家-420家公司上市,共融资2500亿元-2800亿元。

  普华永道则预计,2017年A股IPO为320宗-350宗,融资规模2200亿元-2500亿元。该公司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主管合伙人林怡仲表示,受到全球各种不稳定因素影响,以及经过2015年IPO暂停和重启之后,2016上半年A股市场处于修复期,使得IPO数量出现低点平缓上调的态势;进入下半年之后,市场运行总体稳定,IPO审核速度明显加快;2017年这个势头将会持续。

  这意味着,如果上述猜测成立,2017年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额将较2016年增长六成至八成。而日前,新三板企业陆续开始IPO的消息,也意味着有近万家企业正在陆续成为IPO的后备军。

  普华永道中国审计部合伙人孙进认为,经历2015年股市大幅波动之后, 监管层更希望恢复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IPO提速对未来的深化改革工作有重要意义。而提高IPO审核效率,降低企业排队时间和成本,强化IPO信息披露,淡化对公司投资价值的行政审核, 将有助于与注册制对接,并逐渐向注册制靠拢。

  行情“压力山大”

  自2016年A股市场实施IPO新规之后,取消了预缴款申购机制,大大提升了资金的利用率,加上市值配售的因素,减缓了IPO融资对股市存量资金的抽血压力。但对于新股发行的再度提速,投资者并不乐观,普遍表示出对股市能否承压的种种担心。

  有市场人士称,打新新规引入外部资金,通过压低IPO市盈率,补贴打新资金,成功发行大量新股,表面看起来指数跌幅不大,但资金实际水位下降厉害。这个玩法的核心支点是:打新能获得超额收益,资金才有留下的必要,一旦超额收益失去,打新资金就可能撤离。而大量为了打新而配置的蓝筹股资金撤退,则可能带来蓝筹失守。

  面对新股愈演愈烈的抽血效应,市场已开始表现出两大反应:首先,新股发行连续涨停板越来越少,涨停板数不多于5个的个股越来越多;其次,炒新热情衰减,开板后大多阴跌,2016年11月上市的上海银行目前股价为22.54元,与17.77元的发行价并不遥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A股市场IPO节奏加快,但巨大的再融资规模被很多人忽略。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定向增发规模是IPO融资的8.69倍,2016年定向增发规模是IPO融资规模的10倍。

  财经评论员皮海洲表示,这对于原本就失血严重的A股市场来说,将会加剧股市失血,让股市进一步陷入欲振乏力的境地。

  不过,瑞银首席中国策略分析师高挺认为,影响并不大,“通常股票供应增加很多,的确会影响到股市,但有些参与打新和定向增发的资金是专用资金,若没有超额收益,这些资金不一定会进入A股二级市场进行交易。”

  警惕沦为大小非“提款机”

  值得注意的是,IPO加码提速,为日后限售股解禁埋下了隐患。

  皮海洲指出,每一家公司的上市都将会给股市带来不少于三倍于首发流通股规模的限售股。根据现行《证券法》规定,公司总股本在4亿元以下的,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25%即可上市;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达到10%即可。如此一来,新股加速发行就会给股市带来大量的限售股,这些限售股在上市一年后或三年后都将上市流通,股市因此越发沦为限售股股东的“提款机”。

  从中短期来看,同样也增加了公司重要股东套现的压力。因为面对新股的高速发行,在正常情况下,会引发股市重心下移。基于对此的担心,在限售股解禁的情况下,自然会进一步加大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的压力,清仓式减持、掐点减持的故事将会在股市里接二连三地上演,限售股解禁后的套现压力将会越来越明显。

  事实上,2016年下半年以来,沪深两市已被重要股东累计减持1500多亿元。在这波减持潮中,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第一大股东成为减持主力。数据显示,2016年四季度,有96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第一大股东出现减持。从减持原因来看,大多数公司大股东减持是由于有资金安排。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直言,当前的上市公司中,股东赚钱是其第一选择,而非为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市场中已经形成一条“先IPO/定增、再减持”的产业链。毫无限制的大股东减持,堪称当前市场的“老妖精”,应当加以规范。

  业内人士提醒,2017年2月、9月和12月,是三个解禁小高峰,这三个月的解禁规模分别达到3040.63亿元、3531.83亿元和3359.26亿元,市场需引起警惕。

(责任编辑:华青剑)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新股发行加速度 今年或增八成

2017-01-13 07:22 来源:经济参考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