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小心基金定投营销中的陷阱

2017年01月06日 06:47    来源: 投资快报    

  就要发年终奖了,相信大家手里都是硕果累累,攒了一年的钱,不能总放在银行任其贬值啊,那么应该投资点什么呢?最近有朋友谈起了到处可见的基金定投,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谈谈所谓的基金定投。

  目前,在各家银行网点以及基金公司的网站,到处都可以看到非常醒目的基金定投营销广告。当我们欣喜的看到理财越来越接近老百姓现实需求的同时,也会发现,现在宣传资料中关于基金定投收益的计算、与一次性或固定比例投资购买的比较、基金定投价值的分析等存在不妥之处,值得商榷。

  首先,计算基金定投收益的假定站不住脚。综合一下各类公开宣传资料中关于基金定投年收益率的假设,无外乎有以下几种:美国股票型基金和股票指数年收益率,上证指数五到十年的年收益率,晨星评级中基金二到三年的年回报率,或者干脆自己捏造一个10%,15%。据此便出现个别类似“基金定投两年买房结婚不是梦”,“基金定投圆你一个富翁梦”等非常容易误导投资者的宣传。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从2006年12月4日到2009年3月13日,共计28个月。两个时点的上证指数都徘徊在2125点左右,股票型基金增长率接近40%,兴业全球视野基金的增长率略高于80%,如果每个月第一个工作日,定投300元的话,最后的“赔钱”结果出乎很多朋友预料。因此简单地以其他标的资产包括定投对象本身年回报率为基金定投年收益率是不科学的,而两到三年就想通过基金定投买房、结婚,显然是牛市思维,很可能就仅仅是一个梦而已。

  其次,基金定投不一定就比一次性购买或固定比例投资要好。不过,作为投资者,却要充分的考虑自己的需求,事实证明,在价值区间一次性购买和固定比例投资基金是最优选择。如果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资金,就应该把主要的精力集中放在寻找基金投资的价值区间与有价值的品种上。这种寻找价值区间与品种的过程,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通过银行基金公司和,第三方理财咨询机构的专业人士的协助来完成。

  最后,基金定投的价值不是“高收益”,“无风险”,“不用操心”,我们看待基金定投应该更加理性。

  在这之中尤其需要理性面对的是,有人将定投包装是包装成一个万灵的神药:长期投资无风险,长期投资收益高,而且每次需要投入的资金少,简直就是天上掉馅儿饼的“一本万利”的好事。定投真的是投资万灵药?看看过往坚持定投的收益表现就会明白,这不过是一句玩笑话,只不过,从银行的客户经理嘴里说出来,从基金公司的营销人员笔下写出来,玩笑话就蒙上了一层不可描述的神秘色彩。

  根据相关研究中心的统计,如果某一年在每月投资100元,用复利累积的方式计算收益,截止这一年的12月底,投资者定投十年标普500指数亏损约为43%,定投29年的收益也只有5%;倘若分别定投日经225指数30年、20年和十年,则其结果是相应亏损了31.48%、55.15%和42.45%。虽然中国股市运行的时间尚短,不好做定投效果的统计,但看看这几年的剧烈波动起未来预想也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剥开依附在基金定投上的绚丽外壳,你会发现,其实定投的本质无非也就是买基金。其业绩表现依旧取决于基金的操作能力,从这一点讲,和其他的申购基金方式并无不同。有差别的是,定投通过分批投入的方式,拉长了投资的时间点,从而平滑了投资风险。也就是说,和其他申购基金方式相比,定投的特色就是风险较低,相应的收益也较低,更多的获得的是市场的平均收益率。

  因此,在基金公司或者相关销售基金纷纷卖定投的时候,大家要光听吆喝就热血沸腾的掏出银子,还是要对风险和收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定投不是一个暴力的品种,我们广大投资者也不应该为那些“千万富翁”的口号诱惑,退一步讲,就算你运气好,总能遇到不错的牛市,基金经理也很争气,在定投之前你还是要问自己一句:我能熬过30年麽?可见,基金定投陷阱不仅仅是外界的,更重要的是来自我们这些投资者的内心,取决于投资者的素质。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