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在酷派上花的近38亿港元浮亏近半 除了手机贾跃亭还想得到什么?

2016年08月17日 17:37    来源: 界面    

  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图片来源:东方IC

  8月16日下午,乐视联合酷派举办cool生态手机新品发布会“一如既往”吸引了不少眼球。发布会除了联合推出的cool品牌之外,还发布了首款手机cool 1。同时,酷派宣布刘江峰出任酷派集团CEO,兼任贾跃亭董事长的特别顾问。

  而就在不久前的8月5日,酷派集团(2369.HK)发布了董事会成员变动公告:原酷派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郭德英已辞去其在董事会职位,仅担任名誉董事长一职,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将担任酷派董事会主席以及提名委员会主席。这次变动意味着,乐视已经将酷派“拿下”了。

  为了入主酷派这家曾经的全球第六大手机制造商,贾跃亭耗费了不少精力。从入股酷派集团到将其吞下,乐视用了超过一年的时间,前后两次买进股份花费近38亿港元。但这真的是一次划算的交易吗?除了乐酷生态手机,酷派集团的新董事会主席贾跃亭还有着怎样的算盘?

  酷派视角:天作之合还是无奈之选

  发布会上,乐视始终强调要在五年内让酷派手机重回行业第一。这句壮志未酬的豪言恰好印证了酷派曾经在中国手机制造厂商上的地位,只不过如今已然不再。

  酷派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手机制造厂商的发展史。从1993年郭德英创立酷派集团(当时公司的名称是宇龙通信)开始,公司业务集中在BP机业务,和企业级呼叫中心解决方案,这也是当时大多数通信厂商选择的道路。

  2000年左右,郭德英舍弃BP业务后开始进军高端手机制造业。2004年,酷派成功在香港上市。从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比例上,也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在2008年前酷派的高速发展。

  来源:酷派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2008年,由于CDMA网络运营商进行改革,酷派的收入和利润在当年分别下滑20%和145%,此后,郭德英做出了将酷派手机从Windows CE平台全面切换到Android系统的决定。这次成功的押宝使酷派利润重新进入高速发展轨道。酷派集团一度为全球第六大手机制造商,国内市场列于三星之后,排第二名。

  不过,危机也在一次次上演。2014年4G开始发力,酷派的日子愈发难过。到了2015年,酷派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排名已经跌出前十,国内排名跌出前五。

  这一次,酷派选择了对外合作来渡过难关。

  2014年底,酷派和360结盟,成立合资公司奇酷。这次合作因为“第三者”乐视而纷争不断,最终双方分手告终。

  2015年6月28日,酷派集团发布《控股股东出售股份公告》,郭德英家族通过信托计划持股的Data Dreamland以3.508港元每股的对价向乐视关联公司乐视移动出售7.8038亿股,占已发行总股本的18%,总对价为27.3757亿港元。

  这次和乐视的联手,并未改善酷派的业绩。

  2015年酷派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下降:其营收146.68亿港元,较2014年的249亿港元下滑41.1%;净利润为22.77亿港元,虽然同比暴增342.8%,但主要是因为酷派出售旗下公司获取的非经常性损益26.4亿港元所致。这意味着酷派核心的手机业务,在收入规模极度萎缩的同时,同时也在增大亏损。

  来源:酷派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从出货量来看,在过去一年乐视的入股似乎并没有帮到酷派。2015全年出货量在2600万台左右,这一数字已同比下滑40%。而2016年,预计出货量仅为2000万台,继续下滑约20%。多家机构已对酷派的信用调至卖出级别。

  事实上,对于酷派来说,与其说是和乐视合作拯救业绩,到不如说是高位套现。需要留意的是,郭德英两次卖股份的价格位置,都处于酷派股价的相对高位期。

  第一次2015年6月,郭德英卖出股份时的价格为3.5港元,这一价格为上市以来的高位区间,其股价于6月29日创下历史高点3.27港元;第二次出售时在2016年6月,交易对价为1.9港元/股——这一价格也是2016年股价的高位。

  两次减持郭德英家族都收获颇丰。或许在经历了三次转型之后,郭德英也有了退位让贤的想法,这也让酷派与乐视的合作,更有些“卖公司”的意味。

  来源:WIND资讯、界面新闻研究部

乐视角度:布局手机业务还是资本运作?

 

  从乐视角度看,成本方面,按照乐视第一次购买股权的成本价3.5港元和现价1.53港元,浮亏达到15.47亿港元;按照第二次购买的1.9港元的价格,浮亏2.04亿港元。这17.47亿港元的浮亏,已经让贾跃亭很头疼了。

  起初,外界对于乐视并购酷派,更多的猜测是与此前乐视投资TCL一样,都是为了弥补乐视旗下诸多亏损的硬件体系。从生产电视终端到生产超级手机,乐视都在烧钱度日。外界普遍认为,并购了手机制造商,一方面可以为降低超级手机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乐视手机的出货量。

  在8月16日的发布会上,乐视也放出豪言称,今年乐视+酷派将完成5000万-6000万的手机销量,2017年乐视+酷派将实现上亿销量目标,并与华为+荣耀、OPPO+VIVO形成行业前三的新格局。

  但是与豪言壮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家公司如今的出货量数据。2015年乐视的超级手机出货量在300万台左右,而对于2016年,乐视则喊出了销量1500万台的豪言。从赛诺发布的6月中国移动市场月度分析报告显示,乐视上半年已经实现手机销量1300万台左右。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销量是建立在乐视“亏本赚吆喝”的基础上的:4月14日乐视硬件免费日,做出的活动是买会员送硬件,包括智能电视和手机。在这种“白送”的情况下,多产生了58万台的出货;618京东大促当日,在乐视购手机,享八重大礼的情况下,销量达到了170万台。更别提在易到上“充1500送乐视手机”的活动,这些都为乐视手机增加了不少出货量。市场人士分析,乐视手机大卖,不排除卖越多赔越大的情况,销量看看就可以了。

  从年报上来看,酷派的手机销量在不断下滑,按照2016年2000万台的乐观估计,乐视和酷派2016年预计将有3500万台的出货量,这已经是很不错的销售情况了。如果在2016年剩下的四个月中还要额外完成1500万的销售目标,除了继续靠赔本赚吆喝“买会员送硬件”的模式,再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了。招商证券(香港)研报也指出,二者加起来出货或无机会晋升至头三位,且酷派的渠道欠稳定,更加增加了不确定性。

  与上述外界普遍猜测相反,多位投资机构人士则认为贾跃亭或许原本就没指望酷派为其降低成本或者增大出货量,收购酷派只是看中了酷派的壳。

  由于A股公司的市值管理,手机、体育等烧钱的业务均不在上市公司乐视网中,而生产乐视TV的致新电子也因亏损于2015年从上市公司体系中剥离。这意味着,A股的融资能力无法保障那些亏损公司“继续烧钱”;而非公开发行的融资能力又相当有限。这些硬件公司就像嗷嗷待哺的幼儿,需要大量融资。由此来看,香港市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8月17日早盘,酷派集团最高涨幅超6%,至1.64港元。

  不管怎样,乐视和酷派的故事,绝不仅仅是一款联名手机那么简单。究竟是抱团取暖还是各取所需,未来见分晓。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