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嘉实基金李化松:能选中“牛”股靠的是精细化调研

2016年07月11日 06:47    来源: 证券日报    

  嘉实基金(博客,微博)李化松:能选中“牛”股靠的是精细化调研

  ■本报见习记者 侯小溪

  基金年中大考刚刚过去,投资者们检验今年上半年基金收益的同时,在普通股票型基金收益榜首上发现了一个稍显陌生的名字——李化松。

  李化松管理的这只半年业绩冠军于2015年12月30日成立,而这也是他第一次任职基金经理。

  到底是什么样的能力让这位基金经理半年内获得逾20%的收益?近日,《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对嘉实基金基金经理李化松进行了专访,这位“新面孔”基金经理实为“老江湖”,而亮眼的收益,似乎也与他的从业经历不无相关。

  十年研究员

  转身基金经理

  从李化松的言谈举止中,“不着急”似乎贯彻着他的投资生涯,也贯彻着他的投资操作。

  “不着急做基金经理。”李化松如是表达他的转型,他的从业时间已有十年。2006年李化松入行时做的是券商卖方的钢铁行业研究员,当时传统周期性行业比较火。2009年上半年加入嘉实基金,今年在嘉实已是第七个年头。2010年曾经在机构投资部管理企业年金,2010年底转入研究部。

  谈到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的主要变化,李化松认为,主要在资产配置层面。基金投资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资产配置;第二个层面是择时,选择买卖;第三个层面是个股选择。现在来看,做投资与之前做研究相比,在资产配置层面需要考虑到更多。不同类型的资产,对应个股研究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对于稳健成长的个股,业绩增速不会特别快,但是能提供稳健的增长,可以侧重对公司质地、盈利模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研究。而对于新兴成长类、周期成长类个股,则需要更看重行业趋势,对于公司质地可以放得更宽。

  虽然李化松在角色转变后有所调整,但在嘉实“研究驱动投资”的投研文化下,成为基金经理后的日常工作并没有巨大的差异。对于研究驱动型投资来说,上市公司调研、草根调研和与行业专家进行交流,70%到80%的时间是在做研究,交易时间大约占20%至30%。“邵健先生经常和我们强调要加强重点公司研究深度,看好的公司要敢于重仓,减少换手。如果研究做的扎实,投资就会相对轻松。”

  研究驱动投资

  精细化实践“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到底是怎样的选股逻辑?李化松以他所挖掘的某优质新能源电池材料公司为例,讲述了他从行业到子行业再到具体产品选择的过程。

  自上而下来看,李化松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看好。新能源汽车的行业大趋势里,有电池、电机、电控、整车、运营等不同的子行业,不同子行业中又有很多公司。在子行业中,新能源汽车整个行业增速可能是30%-50%,在子行业中可能是30%到100%。在这层中,李化松比较看好电池行业,因为电池行业的增量业务相对传统业务,弹性是非常大的,能达到几倍到几十倍的增量。

  锂电池下面分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材料电池,中国过去几年发展的重点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磷酸铁锂电池,但未来的趋势是三元材料电池。从去年开始三元材料电池增速超过了磷酸铁锂电池,增长速度最快。通过层层筛选,最终选择了三元材料电池中的正极材料这一细分行业中的龙头企业。

  通过长期跟踪研究发现,这家龙头企业的基本面从去年开始有积极的变化。首先,从技术产品角度,持续研发投入有突破,新产品领先市场,盈利能力会比较高,高盈利能力新产品会带来业绩增长。其次,该公司去年做了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如此四至五层的精细化研究,就是李化松自下而上的投资逻辑。

  深耕环保低碳

  了解并看好

  作为从业多年的研究员,李化松在采访中无时无刻地流露出他对这个行业的深度了解和经过深度了解后的看好。

  嘉实环保低碳目前主要投资4个领域,其一是狭义环保,包括污水、大气治理等,另外3个方向则是低碳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能源互联网和工业自动化。

  李化松认为,环保低碳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行业。

  进攻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成为真正有业绩驱动的成长性行业。能源互联网领域的个股,在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下,每年可以有几千亿的制度红利释放,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开始,会从主题转到真正基本面驱动的成长型投资。此外,“工业4.0”,在两年到三年后,也会从主题投资成为成长型投资。而防守方面,传统环保公用事业行业,部分个股估值较低,增长稳健,有不错的防御性。

  从大的方向上来看,李化松会侧重配置成长性比较好的标的,以新兴成长为主,此外也会根据阶段性估值和市场风格进行调整,但对择时和仓位不会有特别大的操作。

  李化松此前从事五年的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成长性行业研究,三年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研究,对这两种投资都有一定程度理解。李化松认为,目前的环保低碳行业,周期性和阶段性成长机会很多,成长叠加周期的研究经历对把握环保低碳行业投资比较有帮助。

  作为一个穿越牛熊,有十年积淀的研究员,这位十年磨一剑的状元对于最近两年资本市场的变化也有自己的解读:“最近两年的市场和2011年至2013年相似。这一阶段,传统的盈利模式阶段性地告一段落,新的盈利模式若隐若现。不过我们欣喜的发现,科技创新可能进入到了爆发阶段,同时未来的改革红利也会逐渐释放,自下而上的投资机会将会逐渐出现,而环保低碳领域可能是未来非常好的成长投资领域,值得大家重视。”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嘉实基金李化松:能选中“牛”股靠的是精细化调研

2016-07-11 06:47 来源:证券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