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绿色债券快速成长 一季度发行530亿占全球半壁江山

2016年04月26日 07:43    来源: 证券日报    

  主持人包兴安:近几年来,“绿色金融”概念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当前,我国的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都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未来我国需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以通过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几倍乃至十几倍的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全面升级。

  资金和政策两个车轮将是环境保护形势得以改善,环境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报记者 姜 楠

  日前,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券业务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将在深交所开展绿色公司债券的试点。而此前一个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开始试水绿色公司债券业务。

  大通证券资管部副总经理李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从监管领域践行了市场化方式的监管方针,引导市场资金投资向绿色环保产业、节能减排领域倾斜,从而对促进绿色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环保产业等起到非常明显的支持作用。”

  按照《通知》所示,绿色公司债券是指依照《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则发行的、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的公司债券。绿色产业项目范围可参考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及经该交易所认可的相关机构确定的绿色产业项目。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从去年年底开始正式启动,今年一季度的发行量已达530亿元,接近全球发行量的一半。”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做出上述表示,而这个成绩单背后是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的逐步确立和支持。

  2015年12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和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了《绿色金融债公告》和《绿色债券项目录》,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正式启动。今年1月27日,浦发银行在银行间市场以簿记建档的方式公开发行2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债券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固定利率2.95%。境内首单绿色金融债正式落地。今年3月份和4月份,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发布的《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券业务试点的通知》,积极引导公司债市场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深交所《通知》中明确,将安排专人处理绿色公司债券的申报受理及审核,以提高绿色公司债券上市预审核或挂牌条件确认工作效率。

  “2015年到2030年我国用于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的投资需求可能高达百万亿元人民币,资金的需求量超乎我们的想象。”中节能董事长王小康表示,“按照现有的资金融资渠道包括财政资金、企业自有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发挥绿色金融的创新杠杆作用,得到金融体系的支持,同时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才能够满足未来我们的资金需求,资金和政策两个车轮将是我们未来环境保护形势得以改善,环境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撑。”

  目前,围绕绿色金融,上证180碳效率指数、绿色丝绸之路私募股权基金等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不断涌现,社会资本进入绿色金融的渠道不断拓宽。深交所《通知》称,鼓励政府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支持绿色公司债券发展,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证券投资基金及其他投资性产品、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社会公益基金、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投资者投资绿色公司债券。

  “此外,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资产荒,给市场投资各方提供了便捷的投资渠道和更为优良的资产,也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资金支持,有一举两得的功效。”李娜说。

(责任编辑:关婧)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绿色债券快速成长 一季度发行530亿占全球半壁江山

2016-04-26 07:43 来源:证券日报

  主持人包兴安:近几年来,“绿色金融”概念越来越受到公众关注。当前,我国的经济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都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未来我国需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以通过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几倍乃至十几倍的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全面升级。

  资金和政策两个车轮将是环境保护形势得以改善,环境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报记者 姜 楠

  日前,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券业务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将在深交所开展绿色公司债券的试点。而此前一个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也开始试水绿色公司债券业务。

  大通证券资管部副总经理李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从监管领域践行了市场化方式的监管方针,引导市场资金投资向绿色环保产业、节能减排领域倾斜,从而对促进绿色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环保产业等起到非常明显的支持作用。”

  按照《通知》所示,绿色公司债券是指依照《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则发行的、募集资金用于支持绿色产业的公司债券。绿色产业项目范围可参考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及经该交易所认可的相关机构确定的绿色产业项目。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从去年年底开始正式启动,今年一季度的发行量已达530亿元,接近全球发行量的一半。”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做出上述表示,而这个成绩单背后是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的逐步确立和支持。

  2015年12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和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了《绿色金融债公告》和《绿色债券项目录》,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正式启动。今年1月27日,浦发银行在银行间市场以簿记建档的方式公开发行2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债券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固定利率2.95%。境内首单绿色金融债正式落地。今年3月份和4月份,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发布的《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券业务试点的通知》,积极引导公司债市场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深交所《通知》中明确,将安排专人处理绿色公司债券的申报受理及审核,以提高绿色公司债券上市预审核或挂牌条件确认工作效率。

  “2015年到2030年我国用于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的投资需求可能高达百万亿元人民币,资金的需求量超乎我们的想象。”中节能董事长王小康表示,“按照现有的资金融资渠道包括财政资金、企业自有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发挥绿色金融的创新杠杆作用,得到金融体系的支持,同时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才能够满足未来我们的资金需求,资金和政策两个车轮将是我们未来环境保护形势得以改善,环境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撑。”

  目前,围绕绿色金融,上证180碳效率指数、绿色丝绸之路私募股权基金等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不断涌现,社会资本进入绿色金融的渠道不断拓宽。深交所《通知》称,鼓励政府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支持绿色公司债券发展,鼓励各类金融机构、证券投资基金及其他投资性产品、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社会公益基金、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投资者投资绿色公司债券。

  “此外,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资产荒,给市场投资各方提供了便捷的投资渠道和更为优良的资产,也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资金支持,有一举两得的功效。”李娜说。

(责任编辑:关婧)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