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基金谨慎乐观 精选个股多点布局

2016年04月01日 07:03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展望二季度市场行情,部分公私募人士在谨慎之余透露出乐观情绪,甚至认为二季度或迎来较有利的投资时段,精细选股提前布局热点板块有望取得较好收益。

  二季度存机会

  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表示,从去年6月份开始,前海开源新发的基金停止建仓,仓位限定到10%以内甚至空仓,但从今年春节后第一天就开始增加基金仓位。现在将近80%左右的仓位,说明前海开源基金对A股今年的表现非常有信心。在过去一段时间的下跌中,利空已经充分反映,风险也已充分释放,接下来养老金入市,将成为A股非常重要的资金来源。

  泰达宏利基金投资总监王彦杰认为,宏观经济环境目前处于潜在经济小复苏的早期,近期股市反弹也相对乐观地反映了市场对经济预期的改善,但需警惕通胀上行和人民币波动的风险。在配置上建议采取均衡布局,兼顾成长和价值风格,上半场着重机会,下半场留意风险。今年市场的行业轮动速度较快,估值差也会逐步收敛。

  北京磐鼎基金强调,目前股市不是遍地开花,需要精选行业,精细化龙头股,要把资金放在市场上最热的区域。

  旭诚资产在二季度投资策略报告中提出,二季度可能是全年最好的一段投资时期。如果要在诸多不明确的因素中寻找明确的逻辑,首先应关注通胀预期,全球货币宽松所带来的资产价格上涨已成趋势,国内出现的上游工业原料以及下游消费品的联动上涨具备持续效应。从稳定性来看消费品的持续性可能更佳,同时其防御特质也符合首选的要求。其次是年报挖掘,一是关注常年能够稳定增长而在下跌中被错杀的优质成长股或逆周期品种;二是关注在资产外延扩张之后经过证伪淘汰所剩下的代谢成长股;三是关注具备高送转预期的次新股。再次是重组预期,市场壳资源价值再度显现,这其中也要注意可能面临的退市风险,但对于一些市值偏小、主营不振、有国资背景且无重大过失的公司而言无疑存在超预期的机会,只是投入上应注意严控仓位。最后应注意的是,由于二季度仍将呈现存量博弈,在此前提下市场热点只能以轮动方式展开,结构性特征可能长期存在,对于市场轮动节奏的把控显得更重要。短线机会捕捉将是盈利的主要来源,个股技术特征上由弱转强的拐点才是应该重点关注的时机。

  多维度布局

  在二季度的投资布局中,公私募机构根据自身操盘风格看法不一。

  景林资产认为,更为高阶的消费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值得期待,当前我国电影等娱乐产业、文化教育产业和健康医疗养老养生产业的高速增长就是例证。应密切跟踪关注供给侧改革,短期阵痛不可避免,但长期将是利好。

  重阳投资表示,市场结构性分化行情将持续,在未来资产配置策略上,将继续布局四方面个股:一是具备正预期差、受益于改革红利的优势公司;二是新技术、新业态中具备超预期增长潜力的领先公司;三是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优质高端制造业企业;四是具备中长期可持续高分红能力的龙头企业。考虑到前期风险的释放,产品仍将维持较高净多仓位。

  展博投资判断,短期市场风险偏好修复有望带来反弹,因此短期内公司将结合灵活的仓位进行波段操作,重点关注去产能加速的钢铁、煤炭、有色,供给收缩景气上行的畜禽养殖和部分化工品,受益于新兴消费高景气的影视传媒、休闲旅游、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行业,以及国企改革板块、高送转板块的主题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 王翔 )

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鐢喚绐�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188只基金濒临清盘 股票型成重灾区      2016年03月31日
  • · 188只基金濒临清盘!股票型成重灾区      2016年03月31日
  • · 混合型基金同比增长2.5倍      2016年03月31日
  • · 固收类基金大放异彩      2016年03月31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