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大盘七连阳,时隔两月重上3000点

2016年03月22日 08:42    来源: 钱江晚报    

  昨天又是一个让股民开心的交易日:小盘、权重齐发力,110多家涨停,两市仅60多只个股收绿,各大指数涨幅均超过2%。不经意间,大盘收出七连阳的走势,时隔两个月之后,A股再度拥抱3000点。

  连续上攻之后,多数私募和投顾认为,市场短线出现震荡回调的可能性较大,连续大涨的个股可减仓。而市场出现回调时,可以低吸操作。

  资金入场的步伐在加速

  大金融带领大盘重上3000点

  券股在大利好的刺激下,全线飙升。上周有强势表现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股,昨天继续冲击涨停,目前恒生电子、金证股份和同花顺等个股均是三连板。再加上保险股,大金融板块已经成了最具赚钱效应的地方。另外,上海迪士尼进入开园倒计时,美邦服饰、界龙实业、中路股份封涨停。

  从成交来看,前期处于观望的资金仍在加速入场,昨天两市总成交量超过9000亿元,相比上一交易日增加了800多亿元,其中沪市已经接近了4000亿元。大智慧的资金流向数据显示,昨日两市资金净流入34.07亿元。

  “今日大盘完美诠释强势二字。”牧容投资洪燕华表示,券商板块在开盘一小时内就集体打板,显示市场人气迅速回暖,如互联网金融、无人机等概念板块,均出现了三连板的龙头股。

  “周末有段子戏称,没有什么是两根放量阳线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三根。今天果然出现了第三根放量阳线。”长城证券投顾林毅感叹,1月份经历了入行以来第一次市场无明显利空的极度悲观。而如今市场的情绪是,越大涨就越有资金敢买。

  歌道投资徐浙波建议投资者,在一片欢声中也要注意到一些不利的因素出现:券商股中有部分封涨停不牢固,“说明当前市场跟风力量还欠佳,需要震荡整固下更好。”

  从龙虎榜的数据来看,机构在逢高减持连续大涨的券商股:7家券商中出现了机构席位卖出的身影,14家机构共卖出11亿元,其中两家机构卖出3.88亿元的广发证券筹码、国元证券有三家机构共卖出1.86亿元、长江证券被机构抛售1.77亿元。其他一些大涨的个股也有机构在卖出,如上周大涨34%的曙光股份,昨天再涨6.37%,龙虎榜数据显示,卖出榜前五都是机构,共卖出3.72亿元。

  大盘短期强势确立

  如有快速回调可买入

  站上3000点后,大盘是继续上攻,并收出八连阳的走势,还是会出现短暂回调?

  “上证指数今天跳空高开后一路高歌,一举突破3000点和60日均线,势破如竹。形态上像是空中加油,市场的态度很明确,中期上涨趋势已经确立。”煜融投资吴国平表示,可能有部分投资者踏空,也有人会恐高下车,“但是趋势来了,何必恐惧?应该顺势而为。”不过,吴国平提醒投资者不要被冲昏了头脑,毕竟大涨后将面临短线震荡回调的风险。“从技术形态来看,上证指数突破W底,理论上存在回踩颈线的可能性,加上60日均线是牛熊生命线,不会那么轻易就突破。”

  “就今天的走势来看,中期对本轮行情完全可以看高一线。”洪燕华表示,不过,短期市场需要一次回踩确认。

  盈阳资产基金经理楼凯旻也判断市场短期向上的趋势已经确立,“不管是个股还是指数,都已经形成了较为明确的中期复合底部,所以在此位置,短期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已经较小。”不过,楼凯旻认为,连续三天大涨后,市场人气已经逐步恢复,后续猜测指数顶部位置可能意义并不大,“即使指数在此位置立刻构筑顶部,最近几日所激发出来的市场做多热情,也会带来较好的个股行情。”

  操作,各位私募和投顾人士均认为,后市如有短线调整,可以低吸。“如果指数有短期大幅上涨后的快速回调,是一个比较好的买入机会。”楼凯旻建议投资者低吸前期热门板块和个股。

  “既然目前定位是吃饭行情,就是普涨行情。”中航证券投顾季菲菲建议投资者总体可以持股待涨,仓位轻的可以关注创业板中的一些超跌个股。

  林毅则建议投资者留意三类机会:一是大众消费端产成品涨价逻辑;二是壳资源小市值(30亿以下小市值)、三是创业板里新兴行业龙头。

  


(责任编辑: 关婧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