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硬币化将在全国推广
长江商报消息期间不会影响1元纸币正常流通,纸币将转为残损币销毁
今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开始试点推广“1元硬币化工程”。对此,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1元硬币化并不是仅在山东省实施,是全国性的统一安排,将逐步在全国各地推广。
“1元券硬币化”过渡期较长
今年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发布通知称,1月1日起,山东省在青岛、枣庄、济宁、临沂、日照5个城市进行“1元券硬币化工程”试点,停止向商业银行投放1元券纸币,转由硬币替代。目前该项工作在上述试点城市已经相继启动,试点城市流通1元纸币在经过消化后会转为残损币进行销毁,并逐步退出流通市场。
业内专家表示,“1元券硬币化”会有一个很长的过渡期,期间并不会影响1元纸币的正常流通,银行柜台提供的1元钱也不会立马都变成硬币。
记者了解到,在发达国家,小面额货币都采用硬币制,我国长期采用硬币和纸钞同时流通的混合模式。
硬币四大优点
流通寿命更高。1枚标准机制硬币流通次数可达3万次,流通时间平均30年;1张纸币平均可流通300次,仅是硬币寿命的1/100。1元面额的硬币和纸币,20年投入使用的综合成本之比约为1:15。
更加方便使用。1元硬币的投放有利于自动售货机、停车场自动收费机、地铁和公交自动售票机的推广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群众生活。
净化流通环境。许多疾病是以纸钞为媒介传播的,硬币则可以通过多种措施进行挑残、清洗、消毒,然后重新投入市场。硬币还有利于消除不法分子利用小面额纸币传播反动言论,净化流通环境。
节约自然资源。减少使用纸钞,可保护制造纸钞所需要的木材、棉花、淡水等资源。对硬币来说,几十年后金属仍可收回重铸,其原有的价值损失不多。(法制晚报)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