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吸基”正当时 定投迎来黄金期
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叠加两会行情预期,A股市场连日来在400点的空间内窄幅震荡,不少投资者因为看不清短期趋势而踌躇不前。与之相比,坚持长期基金定投的投资者要淡定得多。理财专家称,基金定投能在下跌时“低吸”更多“便宜份额”,为将来“高抛”打基础。在经历前几轮市场大幅调整后,眼下的低位震荡正为定投创造了黄金机会。
基金定投方案主要包括安居定投、亲子定投、养老定投等,与单基金定期定投相比,以多基金构建的定投组合更具稳健、灵活的优势,更能满足不同定投方案的投资需求。其中,一些绩优基金公司旗下的混合偏股型基金凭借长期收益高、波动大的特点,成为构建定投组合的首选。
以养老定投为例,通常人们退休后收入锐减,以20年退休生活每年花费6万元计算,至少需养老资金120万元。养老定投对投资稳定性有较高要求。因此,专家建议,可选择风险较低又具有一定成长性的基金品种作为投资标的。例如,中欧数据挖掘多因子基金,是国内首批采用机器学习算法的量化基金,“大数据”优势使其能洞察市场先机,助力长期投资。此外,中欧新蓝筹基金则以长期业绩表现稳定著称。根据银河证券统计,截至3月4日,该基金过去一年和过去三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22.43%和79.55%,均在同类灵活配置型基金中排名前四分之一。
据了解,中欧基金突出的主动投资能力与该公司业绩驱动战略不无关系。根据银河证券截至2015年末的统计,在规模排名前20位的基金公司中(剔除联接基金重复、货币与短期理财债券基金的规模),中欧基金过去1年、3年、5年的“股票投资主动管理能力”均排行业前三。中欧旗下多只长期绩优产品,为投资者构建定投组合提供了丰富选择。
(责任编辑:张桔)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