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估值偏高的问题,基本上已不存在,因为参考历史区间波动市盈率,目前A股无疑处于区间波动中的估值低位区域。国际国内情况,都可能比预期的乐观,所以,如果投资者在黎明前丢掉筹码,或许比经历股灾的过程更痛苦。
目前行情持续低迷,令不少投资者迷惑,今年A股市场将如何演绎?
笔者以深成指为主要分析对象,以对此进行说明。首先,笔者认为深成指在1月27日的低点就是中期底部,对应着上证指数的2638.3点,不会有多大偏离。此后至8月底或9月上中旬的半年时间,股指或将以小7浪形式震荡反弹。如果反弹力度较弱,深成指的反弹目标位大概在14650/14700-15000点左右,对应着上证指数的4200点附近。如果反弹力度较强,深成指的反弹目标位大概会在16000-16500点左右,对应着上证指数的4500-4700点区域。与反弹幅度的预测相比,笔者更倾向对高点出现的时间更能把握,即市场可能在8月底或9月上中旬见顶,尤其9月上中旬。而到底反弹力度如何,笔者不能就强弱做相对肯定定调,关注9月上中旬对应时点定调即可。
如果9月前后真如预期反弹至目标区间,第四季度的股市可能再度走熊。以深成指为分析对象,如果9月前后反弹力度较弱,仅至14650-15000区间,那么再至年底时,股指可能又一次下跌至9000点附近。但若反弹较强,反弹至16000-16500点区间,则年底可能回落至11000点附近获得支撑。
笔者在1月25日全球金融危机忧虑极盛,并伴随索罗斯跳将出来强化市场忧虑情绪之际,写了一篇文章《当索罗斯危言耸听时,他已悄然身退》。并在纳斯达克进一步破位,道指看似即将新破位时,多次发文分析:未来几个月我们将见道指重返17500点上方。就截至本周的情况来看,道指正如笔者预期般向17500点回升。
再看上周经济数据,美国ISM制造业指数远好于预期,加拿大去年第四季度GDP数据也同样远好于预期,这都意味着前两月市场的预期太悲观,实际情况并未那么糟糕。此外,关于是否可能发生全球金融危机,笔者还发了一篇文章《是否出现金融危机,只需盯紧一个指标》,这个指标就是美国ISM非制造业指数。笔者观点是,只要美国非制造业数据运行在50以上,即便该数据趋势下行,也只能说明经济活动扩张减弱,而非活动收缩。即便第一次下行至50以下,意味着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在强化,但结合市场与美国非制造业数据间的历史表现,你依然有足够好的机会可以逃命。而在美国ISM非制造业数据运行在50之上,嚷嚷金融危机,属于杞人忧天。
关于A股市场估值高低,就是关于A股上市公司股价相对于整体盈利能力的定位高低,通常以整个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来进行衡量。笔者当时在处理这些数据时(部分来自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曾遇到一些对数据有疑问的困惑。在通过券商与Wind数据提供商对疑惑进行沟通交流时,他们声称2001年的财务计算法则相对于上一年有变动,导致数据的参考价值失去了连续性,但笔者通过自己的方法进行了恢复性处理。
回顾25年来市场估值,虽起起落落,但格局还算清晰:总计5次高估,4次低估,其余时间在估值中位上下波动。
5次高估值:一是1992至1993年上半年,但那时股票供给实在太少,投机浓厚是必然,1992年市盈率曾高达200倍以上,没讨论价值。1993年一季度最高市盈率为73.5倍;二是1997年1-5月,整体市盈率最高约62倍;三是2001年上半年,总体市盈率最高达70倍;四是2007年12月或2008年初,总体市盈率最高达76倍;五就是2015年最高接近70倍的市盈率。
4次低估:一是1994年5月至96年2月,总体市盈率最低跌穿10倍,是25年来最低的一次;二是2005年中,最低市盈率下跌至15倍左右;三是2008年底,总体市盈率最低下跌至14倍;四是2012年,总体市盈率最低下跌至19倍左右。
其余时间则运行在中位水平,1997年7月至1999年5月中旬,市盈率波动于33-47之间;2001年10月中旬至2004年11月底,总体市盈率波动于34-54之间;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中旬,总体市盈率波动于30-47之间。
其余时间,就是市盈率向低估值或高估值近似单边运行的时间。综合上几段可以看出,近25年的深圳市场,市盈率在60-70区间属于高估值风险区,市盈率在10-20倍区域属于低估值,市盈率在30-50之间属于中位估值。
看近月深A市盈率,在2015年5月上试68.9倍之后,2015年8月至今的市盈率呈明显区间波动态势。低点为9月中旬的35.2,高点2015年12月底的53附近,近日低位在37倍附近。参考历史区间波动市盈率,目前无疑处于区间波动中的估值低位区域。除非有什么因素推动市场像过去4次一样在20倍下方估值区域行进,会是什么因素呢?确实可能各有各的见解。
但笔者结合前4次低估值之前的市场运行特征来看,即便你认为会出现向20倍下方的低估值区运行,我认为也不可能发生在2016年。理由如下:前几次市场进入低估值区域,要么是因为前一波投机涨幅太大,高达数倍,否则就需要熊市持续的时间足够长。1991年9月至1993年3月的一年半时间内,深成指从396.52点上行至3422.22点,涨幅为863%,之后至10倍市盈率区耗时13个月;2001年6月市盈率见顶70倍后,至2005年3月市盈率首次下跌至20下方,耗时3年9个月;2005年6月至2007年10月,股指从2590.533点上行至19600.029点,涨幅756.6%,之后至2008年8月跌穿20倍市盈率,仅10个月时间;2010年1月市盈率第一次反弹见顶48之后,至2012年7月第一次回落到20附近,耗时约两年半。再看2015年5月市盈率见顶68.9之后至今,涨幅即赶不上91-93年大牛市,也赶不上2005-2007年大牛市,算不上爬得很高必摔得很重的市场阶段。那就参考2001年或2010年之后,看调整时间是否充足到下探低估值区域了。目前调整时间才刚进入2015年5月见顶后的第10个月,为何就着急上火,或曰缺乏市场常识的恐慌、担心市场一气呵成地向低估值区域奔去呢?即便后市真会发生向20倍市盈率行进的可能,也不可能有违市场常识地发生在2016年。或许再过几个月,或许就在9月,当笔者认为阶段性市场风险又一次来临时,这部分年初担心金融危机的投资者,看似在宏观经济升级转型紧锣密鼓的行进中,又开始仰望大牛市了。(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作者系威尔鑫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