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市场震荡保本基金受宠 另5只等待发行

2016年02月26日 09:15    来源: 新华网    

  
  

  从去年年中开始的市场阶梯式下跌,至今年初开启了第三次迅猛下跌,让不少投资者损失惨重,也对市场风险有了新认识,在此情况下,保本基金受到投资者追捧,基金公司也顺势热推。统计数据显示,年内成立的保本基金多达18只,另有5只等待发行。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发保本基金中,有基金产品引入熔断触发机制,当收益达到15%时可以提前结束保本周期,锁定收益。

  统计数据显示,在股市连续下跌的情况下,保本基金受到投资者青睐。在年内新发的基金中,保本基金成了主力军。截至2月23日,已经有18只保本基金密集发行,不仅有易方达、南方及华安等超千亿规模的大型基金公司,平安大华、兴业等基金公司也纷纷发行。从待发保本基金情况看,招商安元保本将于24日开始募集,广发稳鑫保本和天弘安享保本将于25日开始募集,汇添富盈鑫保本将于26开始募集。相对于去年一季度,仅有中融融安保本和华富旺财保本两只保本基金,今年可谓是迅猛增长。

  从发行规模看,年内已经成立的18只保本基金,首发有效认购金额超过570亿元,平均规模超过30亿元。其中易方达保本一号是2016年易方达基金发行的第一只基金产品,1月11日单日认购规模46.34亿元,创下3年多来保本基金发行首日募集规模新纪录,出现“一日售罄”现象。诺安基金最近两个月来密集发布4只保本类型产品,包括诺安利鑫保本、诺安景鑫保本、诺安安鑫保本和诺安益鑫保本等,后两只本期首发规模分别达到49.71和49.55亿元。

  相对于年内偏股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平均募集规模,保本基金可谓巨无霸基金。数据显示,年内成立的五六十只偏股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中,除了一只沪港通混合基金募集规模超过10亿元外,大部分仅有两三亿元,刚刚达到募集规模的下限。而如果同去年一季度的牛市中发行的保本基金相比,去年同期两只保本基金合计认购仅有9亿份。

  在新发的保本基金中,部分基金创新地引入了熔断机制,当基金份额达到一定收益后,就可以提前结束保本周期,更早地锁定投资收益。国联安安稳保本基金合同显示,该基金保本期为两年,投资者持有到期能够享受本金保障,其本金包括了认购金额、认购费以及募集期利息。同其他保本基金相比,该基金还引入了触发机制,在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增长率连续10个工作日达到或超过15%时,该基金可以提前结束保本周期,这样投资者可以更早锁定投资收益。此外,该基金还引入北京首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作为保证人,合同约定的差额不足部分将由担保公司负责,使得投资人的权益有了进一步保障。诺安安鑫保本也聘请中国投融资担保公司进行本金全额担保。

  从新发保本基金投资标的看,大多规定在股票、股指期货等风险资产上的投资比例将不超过基金资产的40%,而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稳健资产上的投资将不低于基金资产的60%。在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60%的稳健资产比例的规定有助于更好的保障基金资产的安全,而一定比例的风险资产的投资则有机会为投资者带来更高收益。从投资策略看,以上述国联安安稳保本基金为例,不仅采用了传统的固定比例组合保险(CPPI)策略,同时还采用了时间不变性投资组合保险(TIPP)策略,前者可以使得基金在不低于事先设定的目标值的情形下,将一定资金投资于风险资产以获取更高收益,后者则可以提高价值底线,更好地保障已经实现的收益。


(责任编辑: 张桔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