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郫县豆瓣们为何还游离在资本市场之外?

2016年02月26日 08:04    来源: 金融投资报    

  千禾味业网上发行成资金争抢香饽饽

特别报道·探寻四川调味品牌创新发展之路

 

  食在天府,味在四川。四川知名调味品品牌千禾味业于24日网上申购,登陆上交所只是时间问题。但随着四川首个川味品牌走向资本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聚焦到更多的川味调味品,乃至美食泡菜、火锅等身上。由此也引发一大市场疑问:四川知名企业众多,川味牌子响当当,为何却鲜有成功走上资本市场的?为此,金融投资报记者探寻诸多知名川味品牌企业,走访川味所在各主管部门,问道专家学者,一探究竟。

  本报记者 杨成万 苏启桃 摄影 李里

  ■行业现状

  保宁醋郫县豆瓣中坝酱油

  市场根基深厚远超千禾味业

  川菜名声在外,伴生的调味品市场亦得到很好发展。除了千禾味业,保宁醋、郫县豆瓣、中坝酱油亦是家喻户晓。

  离开保宁醋,川菜无客顾。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保宁醋年产值5亿元,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并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地。“保宁醋公司2015年的订单都还没做完,可谓供不应求。”阆中市经信局经济运行科何姓负责人向记者如是表示。

  素有“川菜之魂”之称的郫县豆瓣,知名度远远超过已圆上市梦的千禾味业,2015年郫县豆瓣产值超过百亿,不仅在国内行销,还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哪里有川菜,哪里就有郫县豆瓣。

  同样以“老字号”品牌传承下来的中坝酱油,也在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下取得长足发展。清香园现已成为四川省最大的酱油生产企业,产销量及品牌影响力持续多年稳居川渝地区酱油生产企业第一。

  无论保宁醋、郫县豆瓣还是中坝酱油,无一例外的均是四川知名调味品品牌,但它们共同的特点也是名在资本市场外。这不是这3个品牌、3家公司的个例,这是四川调味品乃至四川知名食品的一个缩影。

  在四川,除了调味品知名品牌众多外,四川的泡菜、下饭菜,川味火锅、川菜等也蜚声海内外,但它们与调味品一样,名声均在资本外。

  眉山泡菜2015年产值136亿,加工量150万吨,占四川泡菜总销量的一半左右,销往日本、美国、欧洲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四川泡菜占国内泡菜市场的销量比例在70%左右。但截至目前,眉山仅有邓仕食品一家企业于2014年12月在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展示板成功挂牌。

  保守型:保宁醋、吉香居 资金宽裕没有融资需求

  中国四大名醋之一的保宁醋,距离资本市场最近的一次是2010年。当时,中粮集团下属中国食品欲收购保宁醋,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但最终未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之后四川保宁醋有限公司再未有借资本市场发展之举。上述何姓负责人向记者坦言,保宁醋目前并没有融资方面的需求,资金很宽裕,所以公司自身并没有上市意愿。

  同保宁醋一样,眉山知名泡菜企业吉香居董事长丁文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公司并没有上市方面的打算。

  尴尬型:郫县豆瓣 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反观郫县豆瓣,其上市意向则颇为强烈,但“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目前仍在资本市场外徘徊。

  早在1999年4月,郫县有关部门就将郫县豆瓣厂等3家地方国有骨干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并组建成本地最大的“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其拳头产品“鹃城牌”郫县豆瓣以及系列产品一直家喻户晓。后来,广东健力宝集团入主该公司,收购其68%的国有股。不料,健力宝原董事长张海出事,郫县豆瓣上市梦中断。

  到2006年,郫县食品饮料产业推进办着手处理郫县豆瓣股份公司与健力宝集团的相关合作问题。2008年,初步确定继续以郫县豆瓣股份公司为龙头,通过兼并、联营、合作等方式,共同筹建“四川省郫县豆瓣集团公司”,并计划3年内将其运作上市。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5年10月16日,成都市检察院发布公告称,四川省郫县豆瓣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郭晓勇受贿一案,由郫县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郭晓勇的出事无疑再次增加了公司上市的不确定性。

  觉醒型:清香园、高福记 诚征战略投资者开拓市场

  除了一些公司自身无动于衷外,有鉴于涪陵榨菜、千味食品等同类型企业上市得到的更好发展,越来越多的川味企业和品牌也已经开始觉醒。“面对千禾味业股票上市后市值迅速膨胀,股东财富倍增的局面,说不心动,那是假打!”清香园营销总监张英明说起千禾味业即将成功登陆A股市场时直言,公司目前已经启动了成为公众公司的相关工作,准备在新三板挂牌,国信证券将成为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推荐券商。“欢迎战略投资者进入,特别欢迎能够为公司提供增值服务,对公司发展能起到推动作用的战略投资者。希望借助资本市场,加快开拓全国市场的步伐。”

  无独有偶,以“饭扫光”““川老汇”两大品牌著称的四川高福记食品有限公司早在2014年就通过深圳市天图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融资1个亿。公司总经理高银江向记者表示,公司还将进行股份制改造,力争2018年前上市,将调味品产业做大做强。

  而已经在IPO通道候着的天味食品也算是先知先觉者,只是运气稍稍差了些。

  各地主管部门:火力全开助企业奔赴资本市场

  事实上,抛除公司自身意愿问题,各地政府、主管部门都在为推动知名川味走向资本市场而努力。

  2015年初省政府就下发《建立四川省省级上市和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有关事项的通知》,鼓励企业入库,并要求有针对性的组织对接培训活动,并对入库企业给予财政补助、政策等支持。

  “眉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成立了市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扶持政策。我们将继续按照‘上市和挂牌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总体思路,推进泡菜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眉山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是及时将优质泡菜企业纳入省、市上市和挂牌后备储备库。二是组织企业参加“送金融走基层”活动,邀请有关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专家对企业进行资本市场业务培训,指导、帮助企业开展上市和挂牌工作。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委财经领导小组已审议通过《眉山市企业资本市场融资鼓励办法(试行)》将于近期印发实施,对拟上市和挂牌企业分阶段、分板块进行奖励,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股改、挂牌、上市的扶持力度。

  不止眉山,保宁醋所在的阆中市主管部门也明确表示愿意帮助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我们很愿意帮助企业做前期的工作,只要公司愿意。”上述阆中市经信局的何姓负责人说。

  当然,郫县政府对推动郫县豆瓣上市可谓不遗余力,虽然目前未能成功上市,但政府所做的努力有目共睹。

  有据可查的是,能够成功上市的川企在上市当年几乎都能获得当地政府的奖励或者补助,且数额不小,可以想见政府对推进当地川味品牌上市的决心。

  虽然政府主管部门热心,但不容忽视的是,川味企业自身的积极性并不高。眉山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就眉山而言,企业自身积极性不高是鲜有泡菜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市泡菜企业大都属家族企业,族群关系并未完全产权化,重产品经营、轻资本经营,企业融资大多依赖于银行,对资本市场的了解和参与程度低。二是企业上市资格审批程序多,条件高,前期投入较大,以及上市后成为公众公司,要按要求进行信息披露,企业顾虑较多。”

  ■专家支招

  牛永革:川调行业需四方面发力

  四川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牛永革认为,做大做强川菜调味品产业需要同时具备四大条件:

  其一,需要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有了资金才能整合资源,因此,千禾味业的上市,是四川调味品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表明了资本市场对四川调味品企业投资价值和发展前景的认同。千禾味业上市后,不仅能够通过资本市场融得发展资金,将调味品产业做大做强,而且能够通过规范运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百年老店”。希望今后四川诞生更多像千禾味业这样的上市公司。

  其二,需要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川菜是中国的八大菜系之一,国内70%的酒楼、饭店都在经营川菜,这样的事实本身就表明了川菜在消费者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很高的认同度。而有了与川菜相匹配的调味品,才能使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其三,需要具备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川菜调味品的生命力在于其符合老百姓的口味,且价格便宜,如堪称“川菜调味品之花”的郫县豆瓣,不仅在国内,即使国外的华人华侨也对其青睐有加,这就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其四,需要具备切实可行的销售方式。在互联网时代,调味品的销售方式也需要创新,除了继续搞好实体门店的线下销售外,还需要借助阿里、京东等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突破空间距离的限制。虽然基于川菜调味品的特殊性,过高估计线上销售不太现实,但30%的销售来自线上则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样,可以让川菜调味品在更大的范围内销售,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川菜的美味。

  ■业内声音

  摒弃“土鳖思维”弘扬川味

  俗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千禾味业的上市,四川省川联川菜调料商会秘书长刘君贵表示,这既是千禾味业乃至四川调味品行业(以下简称川调行业)的一件大喜事,因为资本市场推动产业发展的力量是巨大的,千禾味业有望成为四川调味品行业的标杆,但千禾味业的肩上同时也压了一副担子:需要百倍努力回报股东,回报社会。刘君贵同时剖析了川调行业的“危”与“机”。

  有底气但也有危机

  刘君贵说,四川调味品是有底气的,四川的泡菜基本代表了中国泡菜;郫县豆瓣依然是最受认可的“川菜之魂”;复合调料全国以川渝产量最大。

  不过,刘君贵坦言,目前川调行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川调行业开始出现了“跑路老板”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市场在相对缩小;另一方面,川调行业人才匮乏、资金短缺、战略模糊、创新乏力,远未形成一个现代企业应该具备的要素,管理非常老化,多数都是依靠老板既有的传统管理方式在维续。市场稍有动荡,这种企业制度的弊端就会将企业带入到非常危险的境地。“一些大一点的调味品企业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到跨入新世纪这10年黄金时段,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建设起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厂房、专业的人才团队,较为优良而系统的产品结构、拓展出了较为固定的营销渠道,品牌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其企业管理与运营模式也不是无可挑剔,仍然需要与时俱进地加以改革、完善,才能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刘君贵认为。

  资本驶入川调行业

  对于千禾味业的上市,刘君贵高兴地说,这是川调行业的一件大喜事。因为推动发展的力量是巨大的。他表示相信,千禾味业将成为川调行业的标杆和“带头大哥”。

  刘君贵同时向记者透露,目前在四川的上市公司中,也有开始介入调味品行业的。如新都化工去年就投资20个亿,并购小盐厂、收购外省辣椒自行腌制、兼并新繁泡菜、还入股望红公司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兼并与收购,试图组建大规模的四川调味品集团。此外,中粮、中盐等“中”字号大企乃至外企资本也开始涉足调味品行业。

  在刘君贵看来,川调行业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面对行业兼并收购、市场紧缩、企业自身发展不足等现实问题,四川调味品企业要谋得生存,最有用的方式就是抱团整合,将相同属性的小微企业合并,节省人力、物力资源,聚合优势规避劣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增强相互间的竞争实力。

  但最重要的还是老板们的意识问题:以前自己做老板,自己“说了算”,合并以后自己由“鸡头”变成了“凤尾”,丢不下的是“老板情结”。而且,在经营方向乃至方式和利益分配等问题上,也有太多“土鳖”顾虑。

  出路在于创新机会

  刘君贵建议,对于已具一定规模的中型调味品企业来说,最好的状态就是守好主业保持稳定,不要出现太多波动,稳中求进;对于较有实力大型调味品企业来说,也必须集中力量于产品创新和微创新,以形成和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不能三心二意、错失良机。“还要抓住调味品行业发展的新机会。”刘君贵举例说,盐业经营放开后,对于川调行业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要独具慧眼抓住机遇;又比如,正在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将为川调企业走出去提供契机和平台。“商会将积极有效地发挥沟通桥梁作用,推动四川调料产业做强做大,让四川调料食品走出四川、走向世界。”

  刘君贵认为,只要企业家们少一点浮躁心理,多意识到自己的短板,看清危机所在并增强抱团发展意识,加上政府重视、政策扶持以及相关商协会发挥好上通下达、外引内联的职责,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四川调味业仍然大有可为,前景依然光明!

  ■记者手记

  借道资本市场不仅仅为满足融资需求

  从决定采访保龄醋到得到两句关于公司的产销量方面的基本数据,记者用了整整2天时间。令记者吃惊的是,长久以来厨房必备甚至从小吃到大的保宁醋竟然没有自己的官网,以至于寻找能够联系上公司的电话号码颇费了一番周折。

  万万没想到的是,当记者辗转找到公司之后,又像被踢皮球一样,被人从一个部门推到另一个部门,再从那个部门推回原来的部门。记者一再强调只是想了解最基本的产值、销售区域等问题,但最终却未从公司得到任何回复。

  不止保宁醋,在记者的采访进行中,来自企业自身的 “蒙昧”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是没有做好成为公众公司的准备,而是他们根本不屑于或者说不愿意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发展。

  在记者看来,这些川味品牌有必要觉醒了。2010年上市的涪陵榨菜,在上市后从榨菜龙头向更宽泛的佐餐龙头迈进,营收、净利不断增长的同时,2015年收购四川泡菜品牌 “惠通”正式开始产业整合、实现战略落地。而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发展路径更是值得学习,公司通过酱油打下品牌和渠道基础,并不断向调味酱、蚝油、料酒等其他调味品延伸,近几年公司营收增长一直维持在两位数,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大概率破百亿。

  川味借道资本市场不仅是融资需求,更多的是通过上市或者其他方式成为公众公司,一来提升企业知名度,二来可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