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0%工资储蓄 选适合的基金赚第一桶“金”
对于刚刚踏入职场的新人来说,想在短时间内就收获颇丰,明显不太现实。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有没有好的方法解决?看看专业理财人士的分析。
用30%工资 打造“小金库”邮储银行理财师徐女士表示:对于职场新人来说,首先要学会理财,可先从记账开始,清楚自己每个月的资金流向,每个月自己的花销是多少,有哪些钱是不必要的开 销,尽量在下个月避免。然后每个月强制自己攒钱,攒钱目标不用太大,工资的30%即可,这样,日积月累后就会发现一笔相对而言为数不小的“小金库”。
农行理财师张女士强调:有了自己“小金库”之后,职场新人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千万不要看着别人买个包,自己就买个包,别人买双鞋,自己就买双鞋,结果是钱没攒下,又长期处于负债状态。
投资基金 赢得第一桶“金”建行理财师孔先生认为:“职场新人要根据自己的资金状况,在自己空闲的时候尝试投资理财。基金是比较适合的理财方式,基金这种投资的特点在于操作简单、风险小、收益稳定,属于"稳攻型"投资。”孔经理也提醒投资者,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种类型的基金,因此在投资基金时不要盲目,要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新文化记者 姜茂龙 实习生 王嘉宁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