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月报:预计非成员国今年产量大减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周一(1月18日)发布月报显示,因油价崩跌,今年非OPEC产油国的原油供应量将较预期大减,进而提振对OPEC原油的需求。
OPEC在报告中指出,在美国领军下,2016年非OPEC产油国每日供应量将减少66万桶。OPEC上月的预估为减少38万桶。
OPEC表示:“分析师普遍预期2016年原油市场主要会受到供应面驱动,同时油市也将重新开始回归均衡。非OPEC产油国的原油产量在未来6个月内将对低迷的油价非常敏感。”
OPEC指出,非OPEC产油国产量下降有利于减缓供应过剩。油价周一曾短时跌破28美元/桶,为2003年以来最低。OPEC自2014年开始推行的高产策略也油价的加速下滑起到了推动作用。
油价持续走低已经对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供应方造成打击,例如美国页岩油产商,大量公司开始推迟或取消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各类油气项目,这令未来的原油供应水平承受风险。
OPEC月报指出,2016年美国原油平均产量预计为每日1350万桶,较2015年下降38万桶,为非OPEC产油国中最大的降幅。此外,英国北海油田、拉美地区以及加拿大地区的原油产量也可能会出现大幅下降。
OPEC此次发布的月报并未提及经济制裁解除后伊朗原油回归的问题。伊朗方面周一表示会立即将原油日均产量提升50万桶,这将弥补非OPEC产油国的产量降幅。
在伊朗经济制裁解除后,阿联酋能源部长是最早发出评论的OPEC海湾成员国代表,他认为额外增加的原油产量将导致目前的供应过剩局面进一步恶化。
OPEC月报显示,包含重新回归的印尼在内,OPEC去年12月原油日均产量减少21万桶至3218万桶。
更多数据显示,如果OPEC原油产量维持去年12月水平,OPEC预计2016年全球原油过剩供应量为每日53万桶,较上月报告预测的每日86万桶有所下降。
此外,OPEC的2016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基本维持不变,每日需求增长126万桶,增速低于2015年的每日154万桶。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