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公募基金行业不时有创新点闪耀。2016年基金业又将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创新,行业又会呈现怎样的变化呢?
猜想一:跨境ETF领衔境外投资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深,境内投资者过往对人民币只升不跌的预期已经不再。另一方面,过去几十年境内投资者财富积累迅速,因此内地投资者面向海外做资产配置、分散投资的迫切性已经越来越高。
沪港通已开通一年多,深港通的推出也为时不远,沪伦通(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互联互通)已经在构想当中。届时A股与全球市场的连接将更紧密,而备受投资者关注的QDII2(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也会先在多个城市展开试点。
有公募人士认为,跨境ETF可能会成为投资者偏好的品种。由于对境外市场不熟悉,指数化投资比较有优势。境内现有的QDII产品进行境外投资时也会根据一批知名或极具特色的指数研发相关的指数基金产品。
另外,香港投资人士也告诉记者,境内投资者首次“出海”应选择自己熟悉的市场,也可以通过一些有良好信誉的基金公司作出投资,之后可以逐步走得更远,向全球各地市场进发。
猜想二:“股市余额宝”受追捧
2013年,以余额宝为首的货币基金风生水起,2014年名不见经传的场内货币基金也是顺风顺水。2015年A股波动剧烈,场内货币基金也急速扩容。以华宝兴业现金添益交易型货币基金为例,2015年其资产规模从第二季度末的501.61亿元暴增至第三季度末的2173.15亿元,增长幅度高达333%。
场内货币基金指的是利用A股交易账户申赎或者交易的货币基金,与普通货币基金最大的区别在于,场内货币基金针对的是场内股票账户里的闲置资金,兼顾了收益、低风险以及效率于一身,吸引了大量的场内保证金以及闲散资金。由于场内货币基金具有管理费较低、申赎交易全部实现T+0等优点,在目前大市震荡的情况下,成为投资者的大爱。
场内货币基金市场空间巨大,自然吸引了不少基金公司的注意力。2015年末,多家基金公司申报和发行场内货币基金产品。2016年,场内货币基金的扩容已不难想象。
猜想三:子公司业务拓宽
自2012年11月第一批基金子公司诞生起,迄今已有3年多。这是一个大发展的时期。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底,101家境内公募基金公司的资管规模普遍远超其公募产品规模,总的资管资金规模约16.87万亿元,是公募产品资金规模6.72万亿元的2.51倍。
经过3年多的业务沉淀和积累,基金子公司大概有四类发展方向:一是依托银行体系,业务源自银行业务体系的延伸;二是依托信托公司,为信托公司做整体业务的延伸;三是为公募基金做产品线延伸,主要以投资型专户为主;四是保持较高的业务独立性,沿着自身专长和资源禀赋做业务。这种模式也分两种:一种是通道业务为主,还有一种以主动管理业务为主。从业务转型和探索而言,资产证券化、新三板、另类投资等正在成为基金子公司的新选择。
随着全国股转系统对基金子公司资管产品投资一级市场政策的明确,多家公募基金纷纷通过子公司试水PE投资。不少子公司通过资管产品直接进入那些准备挂牌的企业。但这些资管产品的门槛多从100万元起,这也让高净值群体成为众多机构抢夺的对象。
猜想四:基金公司A股上市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邮基金成为新三板金融版图上的首家公募基金公司。那么,2016年是否会出现首家登陆A股的基金公司呢?
自2013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后,允许基金公司采用股份制形式,取消了对持股5%以下股东的行政审批,为基金公司上市预留了空间。这也意味着基金公司上市已然没有了政策门槛。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公募基金挂牌新三板,意义在于开辟了三条通道:一是为基金公司打开融资通道;二是为投资者开辟一条参与公募基金股权投资的通道;三是打开公募基金股权激励的退出通道。
但市场中也存在不同的声音,认为基金公司上市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在融资方面,因为基金公司本身就是基金管理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发展实现扩张;若是说投资者希望分享投资收益,那只要买基金公司的产品就行了。”有基金公司从业人员告诉记者。
因此,市场预测,基金公司上市更多地是看中股权激励的退出通道。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人才流失严重,而股权激烈也一直被认为是吸引人才、维护团队稳定最有效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