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清代俏色玛瑙俏雕“福寿封侯大吉”佩

2016年01月04日 09:08    来源: 收藏快报    

  ■江苏溧阳 黄诚

  俏雕即俏色雕,是玉器雕刻工艺中一种常用专业术语,“指利用玉料上天生的、固有的、面积小、色调鲜明,且区别于原料上大面积的其他颜色的一种色彩,进行设计创作,并将这种色彩强化成具体物象”。 琢玉人通过俏色这一手法使玉器雕件更为妙趣天成,犹若神来之笔而凸显其艺术收藏价值。玉器俏雕工艺出现很早,距今3000多年的殷商时期玉器制作中就已经崭露头角,1975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了一件利用俏色技艺制作的玉鳖,当时匠人将玉料黑褐色皮保留,琢成鳖的背甲,青白色部分琢成头部、腹部和足。这件玉鳖堪称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俏雕玉器。

  俏雕技艺到明清时期更为成熟,出现例如“桐荫仕女图”、“翡翠白菜”等宫廷传世名作,并且这一时期在民间玉雕中这类作品也同样丰富多彩,清代戏曲作家谢堃在其博物笔记《金玉琐碎》中记录有关于“牧竖骑牛”、“睡美人”、“璊玉马”、“二蜨一瓜”、“二荸荠”、“切破西瓜一角”等“巧色玉八种”。这是最早关于清代玉器俏作的文字记载。

  这件清代玛瑙俏雕佩饰(见图),高5.3厘米,宽4厘米,厚2.4厘米,材质系通透纯净的冰糖玛瑙,其主体为一只扁圆丰满的硕大寿桃,寿桃边上有一蝙蝠张翼居一侧,取“捧寿”之意,一端镂雕有枝茎,桃叶包绕,寿桃枝叶上雕琢有两只猴子游戏其间,桃子表面并浮雕一只蜜蜂,这上面蝙蝠、寿桃、蜜蜂、猴子取谐音合意即为“福(蝠)寿(寿桃)封(蜂)侯(猴)”,正应了上面雕琢的“福寿封侯大吉”六字,匠人利用玛瑙上的色彩分布,因材施艺分别施以俏雕技法,尤其是这六个祝福吉语字样凸显其上极为醒目,颇是讨喜。佩饰整体喜庆意味浓厚,堪称是清代民间俏色玛瑙艺术中代表之作。

相关链接(中国经济网玉石频道):http://finance.ce.cn/jade/ 


(责任编辑: 李阳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高品质的水草玛瑙 你可别收藏错了      2015年10月19日
  • · 玛瑙听声音就能辨别真假?      2015年10月10日
  • · 玛瑙天珠造假全过程 不要在被骗了      2015年07月14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