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宝利国际回应遭立案调查:对外合作公告翻译错误

2015年12月07日 07:18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11月下旬,宝利国际(300135,收盘价9.11元)突然遭遇重大利空。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股票甚至面临暂停上市的风险。消息一出,宝利国际股票应声下跌,投资者也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向公司提出质询。

  对此,12月5日,宝利国际发公告回应称,这或是源于公司3月中旬一份对外合作公告中,翻译内容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所致。

  翻译匆忙惹祸?

  宝利国际的公告显示,公司于11月24日收到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近期,公司投资者通过电话、邮件、互动易提问等方式表达了对立案调查事项的关注。经公司自查,公司于3月5日发布的《关于宝利控股(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与俄罗斯联邦公路署签署合作备忘录的公告》(以下简称《备忘录》)部分内容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5日,宝利国际宣布,其全资子公司宝利控股计划进入俄罗斯市场,直接参与在俄罗斯联邦中央、西北和远东联邦区PPP道路设施建设工程。鉴于此,宝利控股近日与俄罗斯联邦公路署签署了《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内容,俄罗斯联邦公路署邀请宝利控股参加相关PPP道路设施投资工程,并对宝利在道路建设方面的投资表示欢迎和支持;俄罗斯联邦公路署会将当前相关工程内容以书面方式提供给宝利控股。同时,宝利控股准备参加现有签订的合作意向书中所涉及的招投标,并将融资20亿美元参与俄罗斯联邦的基础道路建设工程。合作双方同意就包括融资方式和PPP工程投资风险等问题进行相互协商。

  对于上述内容,宝利国际今天部分更正为:鉴于俄罗斯联邦公路署的特许招标,宝利控股准备在相关协议完结时,为俄罗斯联邦公路署计划实现的20亿美元项目提供帮助。对比前后内容可以发现,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前者明确透露宝利国际全资子公司宝利控股可能有巨额的融资行为;而后者则表达得相对模糊。

  对于存在差异的原因,宝利国际表示,主要是由于当时考虑到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翻译工作进行的比较匆忙所致。

  确有融资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宝利控股对资金的渴求似乎不止于上述合作。今年2月,宝利控股便曾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发展部签署《合作备忘录》。其中,宝利控股披露将参与远东经济特区的建设,包括设立沥青和防水卷材工厂;并于2015年起准备投资规模达20亿美元,参与远东经济特区、俄罗斯中部区域及东北区域内的项目工程建设。

  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如此庞大的资金,单靠宝利控股显然难以完成,作为母公司的宝利国际,自然要承担一份力。而宝利国际恐怕也要求助于资本市场。宝利控股“未来融资20亿美元”的表态,无疑在预示着上市公司可能将有融资计划。由于当时A股正处牛市上升期,上市公司的融资计划,均会对二级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巧合的是,宝利国际此后确有融资行为。6月29日,公司因筹划重大事项停牌。此后,公司于10月中旬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公司拟发行不超过4亿股股份,募集不超过30.5亿元。但募集资金主要投向航空装备产业投资、直升机融资租赁项目,只有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宝利国际上述自查公告,让不少投资者松了一口气。有投资者在股吧表示:“这个估计就是翻译失误,宝利国际把家当卖了也拿不出20亿美元,怪不得被查。这是公告上的失误,不是违法行为。”

  对此,上述分析人士认为,这仅是上市公司方面的自查结果,监管层对此尚未明确表态,投资者应待消息进一步明确。


(责任编辑: 向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