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嘉实等四家公募遭突击检查 相关公司表示正在核实
私募一哥徐翔刚刚因从事内幕交易、操纵股票交易价格被调查,昨天晚间,市场就传出公募基金四家大腕公司也遭监管层的突击检查。对此,牵涉其中的基金公司表示,是否遭监管层突击检查还在核实当中。
金融圈的反腐风暴还在延续。昨天市场曝出,京沪四家知名公募基金遭到监管层突击检查,这一消息迅速在朋友圈刷屏。消息称此次被检查公司都是公募大腕,包括嘉实基金、长盛基金等。据称,投研人员的电脑被带走,并要求上交手机,提供微信、邮件、QQ等个人账号密码。
对此消息,记者昨天向嘉实、长盛等基金公司求证,得到的回应均是:投研部门是否遭遇突击检查目前还在核实阶段,此外,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性质不同,监管部门会定期对公司进行例行检查。
据了解,早在今年年初,证监会已经拟定在证券期货业全面开展“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加强内部管控、加强外部监管,遏制违规经营、遏制违法犯罪)专项检查的计划。
公开信息显示,嘉实基金和长盛基金均成立于1999年,两家公司均是国内最早成立的10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业绩方面,据同花顺iFinD统计,嘉实旗下前三季度总回报超过40%的混基就有5只,而嘉实现任基金经理中任职4年以上的基金经理有13人,占嘉实基金基金经理人数的三分之一。
长盛基金旗下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更为出色。根据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的统计,截至10月30日,长盛电子信息主题基金今年前10个月的累积净值增长率为129.77%,领跑主动权益类基金。根据长盛基金官方网站最新数据显示,该基金今年以来最新增长率达到142.89%,市场业绩第一。
(责任编辑:向婷)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