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企稳反弹恐落空
上期有色金属指数整体以弱势振荡走势为主。
两个相互牵制的线索,对于有色金属指数和主要成分品种继续引导。一是中国需求弱化对应产业链供应瓶颈环节的支持关注,二是人民币汇率贬值和美元加息预期的内顶外压牵制。
现货人士提出,金属特别是铜淡季并不偏淡,但去年以来融资需求弱化的金融属性加分项变减分项过程延续,所以金属品种寄希望于需求回升支撑的三季度反弹落空。
近两周以来,业内侧重关注点转向供应环节的支持因素。CRU评估认为,铜价在4600美元/吨下方将引发铜矿集中规模减产,国内冶炼环节的停产检修和全球产能受损影响超过当期显性库存的总和。国内锌供应环节开始出现环比明显缩减,外矿的衰减产能关停也进入时间窗口期。
本月初,中欧美传统数据周,整体仍不尽如人意,非农就业数据也在两可解读中。9月美联储加息选项面临通胀预期低迷将更长期固化的风险,欧美金融市场振荡在大周期级别上有自我强化的倾向,这使得退出政策的最佳时机可能已经错过的疑虑大增。金融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回缩转为抵抗防守准备。
操作上,有色金属指数减仓弱反弹受压于2300—2310区域,主要成分品种横盘中等待重新增仓。
(作者单位:倍特期货)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