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报告:中国金融体系可能面临更多压力
北京,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29日发布报告称,2014年中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但今后可能面临更多压力,将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这份《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5》指出,2014年全球经济总体缓慢复苏,主要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分化明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总体平稳,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平稳适度增长,货币金融环境基本稳定。
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金融业健康发展。金融业改革积极有序推进,金融机构实力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创新发展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金融体系总体稳健。
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报告提醒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今后中国金融体系可能面临更多的内外部冲击和压力。
具体来看,全社会债务水平上升,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反弹,房地产市场出现一定调整,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子银行、民间融资等领域的潜在风险值得关注。部分金融机构创新业务或新型金融业态的跨市场风险隐患也不容忽视。
据央行数据,截至2014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4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不良贷款率1.6%。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8426亿元,比年初增加2506亿元,已连续13个季度反弹;不良贷款率1.25%,比年初增加0.25个百分点。
报告表示,2015年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谈及今后的工作,报告提出,将加强对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的监测分析,动态排查风险隐患,切实防范化解各类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环境,强化市场机制的约束作用,扎实做好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工作,完善金融安全网。同时,将加强底线思维,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责任编辑:向婷)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