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币鉴别真假有门路
通过金银币工艺质量特点鉴别真假
(1)喷沙效果
真币:我国发行的贵金属纪念币大多采用特定规格的喷沙工艺处理,可细分为均匀喷沙、渐变喷沙、多层次喷沙、反喷沙、装饰性网格喷沙等多种效果,呈现一种均匀细腻亚光的效果。
假币:市场上假冒的贵金属纪念币喷沙工艺粗糙,大多只有一种层次,不能给人以均匀细腻的感觉。
(2)浮雕造型
真币:贵金属纪念币采用了严格的浮雕设计和造型过程,所有规格贵金属纪念币正背面浮雕均起位清晰,文字笔划挺括。
假币:假冒的贵金属纪念币常常会损失浮雕,特别是在靠近清边的部分,文字笔划粗糙,表面不平整。
(3)彩印效果
真币:真品彩色贵金属纪念币色彩饱满,油墨分布均匀,与底面浮雕对位准确,不偏印、不露印。
假币:假冒的彩色贵金属纪念币油墨分布不均匀,易出现偏色、露白等现象。
(4)材质与重量
真币:我国发行的金银纪念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金币、银币)》,多采用纯金、纯银材质,重量公差、尺寸公差控制严格。
假币:假冒的金银纪念币大多采用铜镀金、低成色银等材料制作,成本大大降低,完全失去了贵金属的保值作用。
(5)专用防伪工艺
真币:针对具体的贵金属纪念币项目,我们应用了专门的防伪工艺,包括隐形雕刻、激光幻彩、变色油墨、斜丝齿、全齿间隔半齿等,呈现出独特的效果。
假币:假冒的贵金属纪念币不具备类似的防伪工艺或防伪图案不清晰,消费者可对照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公告进行识别。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