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春节因素致使2月CPI同比和环比涨幅双扩大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0日讯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2015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1.2%,同比上涨1.4%;PPI环比下降0.7%,同比下降4.8%。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进行了解读。
一、节日因素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同比涨幅双扩大
从环比看,2月份CPI环比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9个百分点,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春节期间,鲜活食品需求增加,价格大幅上涨。鲜菜和鲜果价格涨幅较高,环比涨幅分别为13.6%和8.9%,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67个百分点,超过总涨幅的一半。从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监测看,2月份西红柿、黄瓜、豆角、香蕉均价分别比1月份上涨了28.2%、24.7%、23.5%和9.9%。此外,水产品和肉禽价格环比分别上涨了6.1%和1.2%。二是2月份正值春运高峰,出行人数增加,交通、旅游价格上涨明显。从全国范围看,飞机票、长途汽车、出租车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3.0%、4.8%、1.5%;旅行社收费和宾馆住宿价格环比分别上涨7.5%和1.6%。三是节日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部分服务业用工紧缺,价格水涨船高。洗车、理发、家庭服务(保姆、钟点工等)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3.9%、7.2%和6.3%。
从同比看,2月份CPI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CPI同比涨幅扩大的原因,一方面是2月份环比上涨较多;另一方面是今年和去年春节错月,2月份的对比基数相对较低。
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降幅收窄
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7%,环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在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3个行业产品价格环比上涨,9个行业持平,18个行业下降。环比降幅收窄的主要原因是石油加工、化学纤维制造、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等四个行业出厂价格环比降幅收窄较多,本月分别下降3.1%、0.9%、1.0%和1.5%,比上月降幅分别收窄4.7、2.1、0.9和0.6个百分点,合计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降幅收窄0.3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