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资金双向波动明显
本报讯记者吴力报道“未来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仍将面临很多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
1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在国新办介绍2014年外汇收支数据有关情况时表示,总体看,2014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在震荡中趋向基本平衡,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继续呈现“经常项目收支基本平衡、跨境资本流动双向波动”的国际收支格局。
管涛表示,2014年我国外汇收支状况主要呈现五大特点:
一是跨境资金大量流入的状况显著改善。2014年,剔除汇率因素影响(下同),银行结汇较上年增长1%,售汇增长10%,结售汇顺差下降53%;银行代客涉外收入较上年增长12%,对外付款增长18%,涉外收付款顺差下降79%。
二是市场主体结汇意愿下降,购汇动机增强。衡量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的银行代客结汇占涉外外汇收入的比重(即结汇率)总体下降;衡量购汇动机的银行代客售汇占涉外外汇支付的比重(即售汇率)逐季上升。
三是跨境资金双向波动更加明显。
四是银行远期结售汇更加均衡。
五是外汇市场总体实现自主性平衡。
2014年二季度以来,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而银行结售汇差额持续下降,甚至从顺差转为逆差。对于“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的现象,管涛表示,一方面,这符合宏观调控和改革的方向;另一方面,目前的这种调整是适度的、可承受的,全年仍呈现外汇供大于求、外汇储备增加的基本格局,而且外汇市场流动性充足,企业用汇的基本需求有保障。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