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卖掉110亿理财 招财宝称不做余额宝二代
上线4个月,招财宝平台卖了110亿元理财产品。招财宝是余额宝二代吗?“有点像,但绝不是。”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招财宝公司CEO袁雷鸣首次对外披露了招财宝的战略规划——搭建一个开放的投融资交易平台,为10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尽管余额宝和招财宝二者均隶属于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旗下,但是余额宝只是一款理财产品,而招财宝则致力于成为一个撮合投融资交易的开放平台。
袁雷鸣透露,自4月10日上线以来,招财宝平台的交易总规模已经突破110亿元。截至目前,在招财宝平台购买理财产品的用户人次超过50万,大概有40多家金融机构与招财宝平台完成对接,还有101家金融机构在排队等待接入。
按照小微金服的设想,招财宝是一个解决投融资需求的开放平台,提供信息服务,让投融资双方在平台上直接达成交易,利用碎片化的理财资金去满足碎片化的融资需求。同时,招财宝平台还对金融机构开放,引入保险、担保公司等,为理财用户提供风险管理能力。
袁雷鸣透露,从招财宝上线后的运营情况看,在招财宝平台上发布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期限集中在2-6个月,平均融资成本仅为7%左右,远低于行业平均的18%。每一笔融资完成的平均时间仅需10秒。在所有的投融资活动中,招财宝平台仅向融资方收取0.1%的手续费。
“传统的做法是把碎片化的资金先收集起来,变成一个资金池,然后去满足一些融资需求,这样成本就会变高。现在,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做集中的交易撮合成为现实,用碎片化的理财资金直接去满足碎片化的融资需求,成本就能大幅降低。”袁雷鸣透露,招财宝平台平均每笔融资的金额大概20万元。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