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通路桥短融券获兑付 银行间债市刚性兑付不破
在主承销商广发银行、国泰君安证券以及山西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下,华通路桥2013年第一期短期融资债券(以下简称“13华通路桥CP001”短融券)4.29亿元本息终于在23日资金系统正常关闭前的最后关头如期兑付。自此,银行间债券市场终于暂时摆脱首单债券本金违约的命运。
有接近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的相关人士23日透露,款项来源尚不便对外公开,应该主要是华通路桥公司自身的应收账款。相关主承机构及山西各级政府部门也参加了相应的催收工作。
资料显示,“13华通路桥CP001”短融券发行金额为4亿元,期限为1年,计息债券利率为7.3%,应偿付本息金额为4.29亿元,广发银行和国泰君安证券为其联席主承销商,银行间市场清算股份有限公司为登记托管机构。
财报显示,华通路桥近年订单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13年公司收入小幅增长,利润有所下滑但仍保持盈利,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2.88亿元。截至2014年3月底,公司所获得银行授信为23.67亿元,尚未使用额度2.05亿元。
不过,一切风波源于华通路桥高层的被调查。7月16日,华通路桥在上海清算交易所发布该期债券兑付风险提示公告称,由于公司董事长王国瑞先生目前仍在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尚未返回企业主持工作,2013年华通路桥CP001到期兑付存在不确定性,企业正在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偿债资金。
中投证券认为,其实华通路桥经营情况并未明显恶化。只是因为应收账款额度过大,导致4亿多资金缺口没法弥补,公司在2014年上半年也面临应付账款等支出压力。
某债券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实体经济去产能化、去杠杆化,以及低资质发行人快速扩容,未来信用风险或将持续暴露。他直言,华通路桥最后关头进行了如期兑付,并不代表银行间债市就应该永远刚性不破。作为投资行为,信托中的“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理念也应适用于债券市场。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向婷)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