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卡地亚舆情:拒不退换违反消法 待遇不同存地域歧视

2014年07月18日 10:58    来源: CE.cn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日,卡地亚公司因质监局抽检其产品100%不合格一事,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目前卡地亚在中国的店面数多达200多家,甚至超过了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这种大跃进式的扩张带来了销售额的增长,同时问题也逐渐显现,由于卡地亚相应的服务与体验并没有跟上,导致售后服务水平、产品质量屡遭诟病。卡地亚中国区的售后维修服务的通道极不完善,消费者不仅需要交纳高昂的保养费用,还要面对送往异地维修的尴尬,这与在国外为客户提供终生免费保养形成鲜明对比,卡地亚公司有地域歧视的嫌疑。

  证券日报:卡地亚珠宝抽检100%不合格 态度傲慢拒不回应

  近日,浙江省工商局对部分珠宝玉石的抽检结果显示,卡地亚珠宝5个批次全部不合格,不合格率达到了100%。截至目前,卡地亚并没有针对此事给出公开表态。如此昂贵的饰品竟然全部不合格,再次掀起了消费者对奢侈品质量问题的大拷问。

  “现阶段,在消费者没有其它渠道可以了解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相关部门的抽检给消费者提供的参考意义还是很大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奢侈品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加上卡地亚并没有及时就此事做出回应,颇有傲慢之态,将有损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则表示,目前国内对于奢侈品的监管几乎是空白的,奢侈品企业对品牌形象是非常在乎的。相关部门应该经常进行一些产品的抽检,曝光一些质量问题,加大处罚力度,只有这样才会引起公司的重视,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去年,贝恩咨询公司调研了20个全球奢侈品牌,调研结果显示,上述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新店数量已从2012年的约150家减少至2013年的100家左右,下降幅度33%。2013年多数奢侈品牌的可比门店销售额均出现下降。

  经济参考报:18万腕表不到两月出故障

  2014年3月,南昌市消费者雷先生花费18万余元购买卡地亚男士腕表,佩戴不到2个月,手表把头脱落。为此,雷先生找到卡地亚腕表专柜要求退货。经协商,对方拒绝退货,仅同意有偿维修。

  2014年3月,长春市消费者郑先生从韩国购买的价值30万元的卡地亚手表,表镜不到2年发生非人为脱落。商家以手表已经超过期限而拒绝全球联保,郑先生需自己承担维修费用。郑先生认为,从提货日期算起,还没有超出2年的全球联保期限。

  对于卡地亚产品接连被曝出的质量和服务问题,知名奢侈品专家、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为很多奢侈品品牌创造了大量的利润,对于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市场,由此,包括卡地亚在内的诸多大牌都在中国大量开店做销售。然而,在其吸金的过程中,多数奢侈品牌却没能给中国消费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和体验。

  “一方面是产品本身质量有缺陷;另一方面是退换货服务有问题,维修保养时间过长、成本过高,服务态度也是‘看人下菜’等,消费者付了钱却没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周婷直言。

  华商报:卡地亚逼迫顾客交保养费 违反消法

  沈阳的消费者刘女士花费5.2万元购买的卡地亚女表,使用3年时间,接连5次出现表针停走毛病,多次送修未消除“病根”。

  刘女士表示,今年3月,手表因针停再次送修,经销商建议其为手表做全面保养。为了消除表针不动的病根,她花了3000元钱保养费。让刘女士气愤的是,手表保养后只使用了17天,表针再次停走。

  “卡地亚技师检测的初步结果是手表无质量问题,卡地亚方面继续让其花钱为手表做保养。”刘女士称。

  省消协商品服务监督部工作人员何民表示,“《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在三包有效期内,商品修理两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产品,凭修理者提供的修理记录和证明,由销售者负责为消费者免费调换同型号同规格的产品或者退货,消费者可依法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或者按购销合同办理。”

  何民认为,“根据上述规定,在三包有效期内,刘女士购买的卡地亚手表维修两次后,第三次再度出现性能故障不能使用时,商家就应该给消费者退货,只要商品符合退货条件,消费者退货要求应得到支持。”

  每日经济新闻:浙江抽查饰品超五成不合格 卡地亚、周六福上榜

  浙江省工商局6月30日公布了对黄金珠宝饰品跟踪式抽检结果,在抽取的23家经销单位销售的92批次商品中 (其中贵金属19批次、珠宝玉石73批次),不合格48批次,合格44批次,批次合格率仅47.83%。

  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不合格的品牌中,周六福、卡地亚、明希等多家知名品牌上榜。

  其中,标注“卡地亚”品牌饰品抽样5批次,不合格5批次,均为珠宝玉石。不合格的主要项目为标识中的“质量”、“证书”,判定标准为浙江省DB33/206-2013《珠宝玉石饰品标识》。

  对抽查结果,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赵杨彪表示,从抽查合格的比例看,47.83%这一数值很低,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标签标示的不规范及缺漏方面,极个别以假充真,出现质量问题,说明浙江珠宝首饰行业问题更多出现在企业经营管理规范上。

  前瞻网:从卡地亚“质量门”看奢侈品品牌野蛮扩张带来的隐忧

  巨大的潜在市场与经济利润使得各个国际奢侈品随着中国人购买力的提升,作为典型的高端消费,奢侈品的消费总量持续攀升,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奢侈品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本土消费280亿美元,境外消费740亿美元,即中国人2013年奢侈品消费总额达1020亿美元(约6000多亿人民币),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47%,无可争议地继续保持着全球奢侈品消费最大市场的地位。

  巨大的潜在市场与经济利润使得各个国际奢侈品牌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并不约而同地进行了疯狂式的扩张。数据显示,目前卡地亚在中国的店面数多达200多家,BOSS、Burberry等品牌的门店数也超过了70家,而Hermes、Louis Vuitton等在大陆的门店数也均超过部分等发达国家。

  野蛮式的扩张带来了销售额的增长,同时问题也逐渐显现。由于各奢侈品品牌相应的服务与体验并没有跟上,导致服务水平、产品质量受到诟病。例如,在中国内地地区,很多奢侈品牌都没有维修服务的通道,这与在国外为客户提供终生免费保养形成鲜明对比。服务与质量的缺失使得行业负面现象丛生,Gucci服务质量遭批、爱马仕的假货事件、卡地亚的"质量门"事件等等,给各品牌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责任编辑:蔡情)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卡地亚舆情:拒不退换违反消法 待遇不同存地域歧视

2014-07-18 10:58 来源:CE.cn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