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品年化收益“破六”
“我行今天起销售一款187天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6.05%,10万元起售,额度有限,欲购从速。”前天一早,市民孙女士收到银行理财经理发来的短信,等她中午去银行认购,被告知这款产品已经卖完了。近日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突破6%,吸引了众多投资者抢购,导致理财产品经常出现“秒杀”现象。
与此同时,自3月以来,“宝宝军团”的7日年化收益率几乎全线跌回“5”时代,并且还有下滑趋势。数据显示,4月1日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为5.361%,微信理财通的7日年化收益率为5.353%,苏宁零钱宝挂钩的汇添富现金宝收益率为5.138%,百度百赚利滚利调至5.816%,失守6%大关。业内人士解释,互联网理财产品挂钩的是货币基金,货币基金的整体收益会随着市场上资金面的宽松程度而变化,目前市场上资金相对宽松,货币基金的收益自然下降。
不论是银行还是互联网理财产品,投资者最终关注的都是收益。统计显示,近日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50%,其中有多款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接近甚至超过6%。据农行浙江省分行相关人士透露,近期该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全面升级,持续滚动发售,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可达6.1%。除了较高收益外,银行理财资金始终银行内部运行,避免了将资金划转到第三方账户上带来的资金风险,让投资者理财更安心;目前农行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还可以质押贷款,随借随还,满足了投资者临时资金使用的需要。最有诱惑力的,还能获得住房按揭的利率打折优惠。
(责任编辑:邢晓宇)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