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贷公司各出奇招曲线放高利贷
“年关”逼近,民间借贷市场又迎来年度“狂欢”。在广州民间市场上,小贷公司的借贷利率也水涨船高。记者调查发现,为绕过“不超基准利率四倍”的监管红线,部分小贷公司甚至通过拆分利息或“二次放款”的形式向客户放款。不过,由于广州今年下半年新成立了大批小贷公司,市场竞争有所加剧,使得今年年末利率飙涨幅度较去年要缓和得多。
现象一:
借财务公司名义走账
工程承包商李先生(化名)专门在珠三角承接新房的电梯安装工程。最近,由于被开发商拖欠的400万元工程款一直“要不回来”,没法给工人发工资,无奈之下,李先生只好拿开发商抵给他的四套房子,向小贷公司借钱“救急”。某家小贷公司愿意以房子作抵押,按3%的“综合月息”借给李先生300万元,月息高达9万元,折合年化利息高达36%。
在签合同时,李先生发现,所谓3%的“综合月息”其实分为两部分,其中2%是小贷公司的借款利息,另外1%则以“财务咨询费”的名义由“××财务公司”收取。
对此,某资深民间金融领域人士向记者透露,财务公司或咨询公司已成为不少小贷公司的“标配”。“很多小贷公司都有成立自己的财务公司,用来借壳走账。反正成立一家财务公司几乎等同于零成本。”他说。
现象二:
借款人非小贷公司
企业主张先生近日跟某小贷公司签订了一笔金额为100万、月息为2.5%的贷款合同。不过,他拿回合同后发现,在贷款人(甲方)一栏填写的并非该小贷公司,而是一名自然人,下面盖的章也是个人章而非公司章。他向该小贷公司咨询,对方称这是“出于避税需要”。
业内人士称,上述小贷公司实质是在做“账外经营”,即通过公司本身以外的主体进行放款。记者调查发现,账外经营一般分为两种操作模式。一是将小贷公司自有资本金先以较低利率放款给相关的个人后,再通过个人以更高利率拆放给企业。另一种则是在自身资本金放完以后,用股东或者壳公司的资金打着小贷公司的旗号去市场上放款。
广州某小贷公司信贷经理陈平(化名)向记者透露,一些民营小贷公司会打着公司的旗号去跟客户洽谈,但实质上资金是以个人或其他公司的名义放出的。另一资深业内人士也透露:“不少客户拿到合同时,上面只写了借款金额和利率,其余栏目全是空白的,客户先签合同,其实并不知道是谁借给他钱。”
现状
“年关”纯抵押业务大增
今年利率飙涨相对缓和
“年关”逼近,中小企业主需要大量短期周转资金,民间市场资金需求也日渐旺盛。有小贷公司人士指出,今年下半年以来,有足额抵押物的“优质单”——纯抵押业务大幅增加。
“以前有足额抵押物的企业主都会向银行借款,小贷公司很少能接到这些单的,但是现在银行的头寸紧了很多,近期小贷公司都大量涌入这样的单。”他说。
与此同时,供不应求使得资金利率也水涨船高。但由于小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使得不少小贷公司各出招数绕道这一“红线”。
不过,业内人士也普遍感觉到,相比于去年利率飙涨的幅度而言,今年年末广州民间借贷市场利率涨幅较为缓和。上述资深小贷公司人士称:“往年升得厉害,去年这个时候月息都能涨到3.5%-4%了。但今年即使是绕过监管红线,综合费率最高也就是3%左右。”
普融小贷公司副总经理徐北认为,今年市场利率并未大幅飙高,主要是因为“小贷公司多了,等于多了40亿元-50亿元资金涌向市场,实质上也起到一个稳定市场利率的作用。”
广州天河益健小额贷款公司董事长谢军也指出:“现在利率涨不上去,广州新批了很多家小贷公司,竞争大了,再加上实体经济结构在调整,我们生意不好做。”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通过建设民间金融街,广州“速成”了27家小贷公司,目前广州共有50家小贷公司,相比去年年末的23家,已经大幅翻了一番。
(责任编辑:魏京婷)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