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省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陕西省非法集资犯罪审判白皮书》。2019年至2023年,全省各级法院一审审结非法集资刑事案件1202件,集资参与人累计76.36万人次,共对2442人判处刑罚,其中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及无期徒刑140人,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467人。
省高院副院长范思泓介绍,从案件类型看,主要集中于民间投融资中介、第三方财富管理、理财、股权众筹等投融资领域,养老、涉农等传统领域以及其他新兴领域。其中投融资领域占比 67.3%,养老、涉农等传统领域占比18.13%,网络商城、虚拟币、文化旅游等新兴领域占比2.16%。
这些案件中,犯罪手段以高息借款、投资分红为名的占近80%,近年来还出现发行虚拟币、低价购物、消费返利、销售返租等新类型犯罪手段,隐蔽性更强。
范思泓透露,五年来审结的非法集资案件中,涉及集资参与人累计76.36万人次,主要为中老年人。其中不乏有一定经济能力的离退休人员,他们有一定闲散资金但缺乏相应的理财经验和法律知识,很容易成为被骗对象。同时,因近年来非法集资的手段和形式更加网络化、新型化,非法集资开始逐渐向年轻人蔓延。
非法集资犯罪作为涉众型经济犯罪,具有涉案金额大、受害人数众多等特点,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极易引发群体事件,危害社会稳定,对此必须下重拳、出重手,依法严厉打击。因此,从2024年4月开始至2025年年底,全国开展为期2年的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