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整治养老诈骗|预防和打击养老诈骗的域外法律制度
王世涛
养老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老年人钱财的行为。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诈骗活动日益猖獗,造成极大社会危害。为此,各国立足本国国情,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强化对老年人的保护,提升技术防范能力,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开展宣传与警示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
建立专班运作
针对具体情况,各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立法,打击养老诈骗犯罪活动。
1994年,美国颁布《打击针对老年人的营销骗局法》。2008年,成立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下设老年人金融保护办公室。其职责是:制定老年人金融扫盲项目计划;对为老年人提供咨询服务的财务顾问资质进行监管;研究老年人理财管理的最佳方法及有效工具,使其更好地保护老年人免受不公正对待和欺骗;与联邦和州监管部门在老年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方面进行合作等。
2018年,德国联邦政府成立专项调查小组,其工作重点是:定向打击针对老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开展“告知老年人”宣传项目;招募退休警官为志愿者,为老年人举办讲座,分享防骗经验。德国柏林刑事调查局成立专项调查小组,定向打击此类诈骗。2020年2月,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警方与土耳其警方联动,分别在该州与土耳其境内发动突袭,对一个冒充警察实施诈骗的跨国犯罪团伙进行收网抓捕,共抓获28名犯罪嫌疑人。该犯罪团伙长期在土耳其通过遥控方式,指使手下针对德国退休老人诈骗作案70余起,骗取现金、贵重物品价值累计超过300万欧元。根据警方公布的调查数据,2017年,德国共发生类似诈骗案件7592起,合计损失金额超过2000万欧元;2018年,案件总数迅速飙升至17438起,涉案金额高达4000万欧元。
运用先进技术
一些国家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遏制养老诈骗。
实名登记。德国建立了完备的个人信用网络,所有人在银行开户、购买手机等事项时,必须实名登记。工作人员会严格审核用户身份,并签订“信用合同”,报备到德国信用信息处理机构。一旦有人被骗,能很快查出相关信息,为受害者追回钱款,并扣除诈骗方的信用评分。在澳大利亚,法律规定对手机号码实施实名制管理,任何人购买手机都需要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如果通过手机威胁他人、给他人发送不良信息、不经过用户同意强制发送广告,都属于违法行为,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拒绝来电。自2013年起,日本政府每年拨款约10亿日元,专门在老人的家庭电话上安装电话录音机,当有疑似诈骗的海外电话或网络电话拨入时,警方的诈骗电话检测系统会自动启动。根据《电话消费者保护法》,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推出了“拒绝来电名单”制度,任何人都可以到网站上免费注册自己家的电话及手机,选择是否接受电话推销的来电,一旦被用户列入拒绝来电名单,对方31天内不能再给消费者打电话,若强行推销、欺诈,消费者有权向网站投诉。
过程监控。2020年,英国监管机构推出诈骗广告警告系统,对互联网上的诈骗广告进行监测与拦截,同时,该系统用户可以举报欺诈性广告。英国金融协会和英国零售支付服务提供商联合开发了账户追踪系统,能够跟踪可疑交易,在交易确认前检查收款账户背景信息的真伪,防止支付欺诈。
延迟和限额提款。2015年9月,韩国银行将“延迟提款制”的金额限度从300万韩元降低到100万韩元,即客户在收到100万韩元以上的银行转账后,若想将钱从自动提款机里取出来,需要等待30分钟以上。在日本,警方与银行联动,对账户的异常交易进行监控,对取款机单日及单次转账额度进行限制,禁止账户买卖,规定在柜台转账超过15万日元时必须出示身份证。
提升自防能力
为提高老年人的自我防骗能力,各国加强了宣传培训工作。
制作宣传指南。韩国金融监督院于2016年8月25日推出预防电信诈骗10戒律宣传材料,并通过与韩国放送通信委员会合作,向民众发送预防电信诈骗短信。澳大利亚举办系列活动,展示电信网络诈骗新技术以及防范措施,同时编印《诈骗小黑书》,介绍最常见的诈骗手法以及防范措施,翻译成10种语言供大家参考学习。美国老年人金融保护办公室于2013年6月发布《老年人智慧理财防骗指南》,列举了老年人容易遭受的金融侵害类型及诈骗形式,并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防骗忠告。他们将金融诈骗分为三大类:一是投资诈骗类,如编造谎言虚假承兑本票、鼓吹投资高回报骗取养老金等;二是电话诈骗类,如通过电话告之彩票中奖、抽奖、中奖维权、亲人遭遇困境而需要先付手续费等;三是网络诈骗类,如网络钓鱼(系指通过大量发送声称来自于银行或其他知名机构的欺骗性垃圾邮件,以引诱收信人给出用户名、口令、账号、信用卡详细信息的攻击方式)、恶意软件(系指在计算机系统上安装执行恶意任务并对计算机实施远程控制的病毒软件)等。
交易提醒。日本打击电信诈骗的主要措施是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各地警方会定期在大众媒体上分析典型案例,公布最新作案手法,指导民众学会应对策略。银行等金融机构会在取款机屏幕上显示提醒信息,电信运营商也会发送专门的信息,指导用户警惕可疑的来电、来信。
金融机构发力
从制度层面加强金融机构的责任,发挥金融机构及营运机构的能动作用,从业务工作环节防范养老诈骗。
禁止不实宣传。在德国,金融监管局既注重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教育,也严格监管着金融机构办理业务的流程,规定金融机构在宣传自己的金融产品时,不得承诺预期收益。
履行告知义务。在日本,对金融机构推销理财产品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如果遇到老年金融消费者或是首次购买金融理财产品的情况,工作人员必须耐心向客户解释,直到客户理解自己本次理财的合同后才能签字。只要履行了提前告知义务,如果客户购买的理财产品出现亏损,金融机构可以免除责任。另外,还规定老年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机构购买理财产品时,必须有子女的陪护,以预防风险的发生。
提供保险服务。巴西各大银行购买了相关保险,只要客户打电话申诉被盗刷,银行经短暂核实后,在两周时间里可以将款项退回给客户,并冻结相关账户,而盗刷成本由保险公司支付。
违者从严惩治
各国执法机关坚持对养老诈骗犯罪分子从严从重惩治,决不手软。
新加坡国会于2014年10月15日通过《个人信息保护法案》,要求商业机构和个人在收集当事人信息之前必须征得同意并说明用途;法案还允许个人将电话注册到“谢绝来电推销”的号码名册,如向这些号码拨打推销电话和发送信息,会被处以高达100万新元的罚款。
日本《电气通信事业个人信息保护指针》规定,掌握个人信息超过5000条的运营商必须每季度向总务省直接报告有无发生信息泄露、泄露的具体情况以及改善措施,否则将给予刑事惩罚。《日本刑法典》规定:“欺骗人而使其交付财产的,处十年以下徒刑。”
根据美国法律规定,未经用户同意,向“拒绝电话名单”注册用户推送广告等垃圾短信的,将面临500美元至1500美元的处罚。2015年,美国一名诈骗犯冒充税务官员和联邦调查局探员,通过电话诈骗受害人转账纳税,金额达120万美元,最后被法院判处15年监禁,罚款100万美元。2017年5月,密西西比法院判处3名尼日利亚诈骗犯25年、95年和115年的监禁,这3名诈骗犯涉嫌通过网络诈骗数千万美元。(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