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厦门银监局强化监管 引导银行业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2017年12月07日 19:17    来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厦门银监局发布会现场

主持人郝丽

厦门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新潭

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行长生柳荣

厦门农商银行行长谢滨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7日讯 今日,第145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厦门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新潭以“厦门银监局强化监管,引导银行业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为主题,介绍了厦门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有关情况,一同参与本次发布还有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行长生柳荣、厦门农商银行行长谢滨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金融只有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才能实现自身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厦门银监局一方面大力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推动国企降杠杆,严控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督促辖区银行业回归本源,腾出更多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另一方面,结合厦门发展战略规划,通过建机制、搭平台、强激励,推动金融与科技结合、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绿色金融,提升普惠金融,切实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 

  一、遏制资金脱实向虚,督促银行业回归本源 

  近年来,银行业脱实向虚、资金空转、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领域等问题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实体经济一些合理资金需求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结合厦门实际,为有效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厦门银监局今年以来着力开展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扎实推进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工作 

  按照银监会统一部署有序开展“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专项检查和市场乱象整治工作。一是以问题排查为抓手、以整改建制为导向。抓住金融乱象最突出的同业业务、理财业务和表外业务三大领域。二是坚持自查自纠与监管检查有机结合。三是排查范围覆盖全部41家银行业机构。做到应查尽查、加强整改、严肃问责、强化建制,确保乱象整治取得成效。 

  通过治理,同业、理财、表外业务快速增长势头及资金空转现象得到遏制。一是同业业务规模收缩。截至10月末,辖区同业融出业务余额875亿元,同比下降45%二是理财业务规模下降。截至10月末,法人银行理财产品余额1385亿元,同比下降15.3%三是委托贷款和票据业务规模萎缩。截至10月末,委托贷款余额1140亿元,比年初减少77亿元;票据业务余额157.4亿元,比年初减少268.6亿元。 

  (二)建立集团债委会机制,推动国有企业降杠杆 

  对厦门10家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试行联合授信服务管理机制,在银行债委会框架下组建集团债委会。通过联合授信管理,解决多头授信、过度授信的问题。主要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厘清集团旗下所有成员企业清单,描绘集团图谱;二是以集团经审计财务报告为基础,考虑企业实际用信需求,测算其合理授信总额;三是以经测算的集团合理授信总额为限,按比例压缩各银行授信额度。 

  集团债委会成立后,对10家企业压降授信总额2368亿元,降幅为24.2%,国有企业过度授信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三)整治银行业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一方面,积极配合厦门市政府制定调控政策。今年初,厦门房地产市场交易量爆发式增长,交易价格直线攀升。对此,厦门银监局联合多部门出台调控政策,要求银行机构严格落实“认房又认贷”政策;严格按照二手房交易价格发放贷款,防止虚增房价套取银行贷款;严格审查首付款来源真实性,坚决杜绝“首付贷”;严格评估借款人还款能力,防范通过虚假收入证明、虚假流水、虚假交易骗取贷款。 

  另一方面,全面严查非房贷类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今年以来,厦门银行业非房贷类个人贷款增长较快,尤其是个人消费贷和经营性贷款增幅明显高于往年正常水平。对此,依托EAST大数据信息,利用监管手段,督促机构自查自纠问题贷款1037笔、金额1.1亿元,整改回收率达95.7%。同时,要求建立长效机制,加强贷款资金用途真实性审查管理。 

  10月末,厦门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的35.9%,比年初下降1.7个百分点,新增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增量的23%,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套取银行资金投机炒房行为得到有效抑制。 

  通过上述措施,厦门银行业资金空转、脱实向虚、过度授信等得到有效遏制。10月末,厦门银行业资产规模1.8万亿,同比增长2.48%,负债规模1.7万亿,同比增长1.29%,资产负债增速逐月放缓。与此同时,对实体经济支持能力明显增强。1-10月,全辖各项贷款新增1149亿元,同比增长14% 

  二、着力加强政策支持,引领银行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 

  (一)推动金融与科技结合 

  2016年,厦门市获科技部、银监会等五部委联合认定的全国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厦门银监局积极推动辖内金融和科技紧密结合。 

  一是搭建科技金融工作框架。要求各机构明确科技金融牵头部门,研究推动金融与科技紧密结合。建立厦门银行业科技金融服务交流平台,通过该平台面向机构及时发布科技创新牵头部门提供的科创信息。此外,定期统计分析科技金融数据,及时掌握内科技金融发展情况。 

  二是鼓励设立专营服务机构。指导机构设立审贷绿色通道,单列专项额度及专属考核指标,创设专属金融产品,提升科技金融服务专业性。三季度末,厦门共有科技支行及专营机构13家,科技金融从业人员242人。 

  三是建立风险共担机制。鼓励银行采用银政保合作、银政担合作等风险共担方式,降低科技企业的融资门槛,扩大服务覆盖面。如与厦门市科技局合作,推动银行开展科技担保贷款、科技保证保险贷款等。 

  1-9月,辖区科技型企业贷款投放额320亿元,余额449亿元,比年初增长22.6% 

  (二)推动金融与产业融合 

  2016年,工信部、银监会等四部委批准厦门市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厦门银监局配合厦门市政府积极推动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积极营造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生态环境。 

  一是推动建立银企线下常态化对接。今年以来,配合开展规模较大的银企对接活动30多场,组织多场科技型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自贸区企业、台资企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银企座谈会,调研企业对银行金融服务需求和合作情况,促进银行业机构切实提高服务能力。 

  二是助力银企线上产融合作平台建设。配合厦门市搭建“产融合作云平台”,并推动银行业机构积极加入。该平台20176月初上线试运行以来,首批9家银行、2家小贷公司、2家融资租赁公司共13家试点机构入驻,已发布特色金融产品70多个,成功完成放贷260笔共计3亿元。 

  三是创新产融合作形式。支持设立非银机构,服务产业链发展。如翔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厦门银行设立福建海西金融租赁公司、厦门农商银行设立厦门金融租赁公司。此外,引导银行注重利用好专项建设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等政策,积极探索创新产融合作形式。 

  (三)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为支持厦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配合厦门市政府出台激励政策,引导银行不断加强和改进绿色金融服务,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强化政策激励。201611月,厦门银监局与厦门市财政局等部门研究制定,厦门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厦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意见》,提出四项财政激励政策,即财政部门拿出真金白银,从贷款增量、贷款贴息、风险分担三方面给予奖励和补偿,并将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情况与财政存款挂钩。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督促法人机构将“环保一票否决”制和绿色信贷管理要求嵌入信贷业务全流程。督促银行业机构通过制定绿色金融战略规划和工作细则,建立“绿色清单”等多种方式,进一步规范绿色金融工作。 

  三是创新产品和服务。辖区银行业机构成功发放绿色并购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通过项目贷款支持厦门首个危险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建设,并积极探索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等。 

  三季度末,厦门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169亿元,比年初增长54.8% 

  (四)着力提升普惠金融 

  一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银行业机构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通过制度性安排,防止从业人员“索、拿、卡、要”等违规行为。与此同时,主动向企业减费让利。1-9月,25家中资银行累计为客户减费9491万笔,金额8.1亿元,其中对公减免3.1亿元,零售减免5亿元,免费项目达1729个。 

  二是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水平。一方面,传导监管压力。通过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小微工作推进会,持续跟踪小微金融服务情况。对于工作情况不理想的机构,采取全辖通报、监管约谈、限制准入等措施。另一方面,汇聚工作合力。联合厦门市国税局推动搭建“银税互动”数据传输体系;与厦门市经信局、财政局推动优化小微企业还贷应急资金、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审批流程,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 

  通过努力,辖区小微金融服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10月末,整体实现“三个不低于”,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高出全部贷款增速0.45个百分点,贷款户数同比增加1万户,申贷获得率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 

  三是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建设。推动金融服务厦门跨岛发展战略,引导银行业机构到岛外金融服务薄弱地区设立网点。五年来,在准入政策引导下,岛外网点数增加到220个,增幅24%,高出岛内16个百分点。目前,厦门147个行政村电子机具已实现全覆盖,农户建档实现全覆盖,提前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目标。同时,通过设立普惠金融便民点,提高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客户渗透率,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