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林浩
近日,债市上演逆转行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向下突破至历史新低后大幅反转。业内人士认为,这背后折射出多空双方激烈“交战”,出于止盈需求,基金等机构主动卖出。业内人士分析,卖出行为是阶段性的,一旦债券价格调整到具有吸引力的水平,机构仍会择机进行配置和交易。
8月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断创新低,于近日突破2.1%关键位后迅速掉头向上。最近两天,债市多空拉锯明显,随着长债价格出现超跌迹象,多头再次下场买券,收益率由此反复震荡。
机构围绕长期债券的博弈呈现胶着状态。以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11.IB为例,数据显示,8月6日,该券收益率仅上行0.25个基点,却以1718亿元的日内成交量创5月以来最高纪录。8月7日,该券日成交量仍超过1600亿元,意味着机构分歧加剧。
据CNEX分歧指数,8月8日,银行成为买入主力,而此前三个交易日其卖方力量强劲,保险则持续买入,基金和证券均呈卖出势头。
部分债基因遭遇投资者大额赎回而提高净值精度。例如,8月6日,信达澳亚基金发布公告称,信澳安盛纯债C于8月5日发生大额赎回,为确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额净值的小数点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响,决定提高净值精度至小数点后八位。8月8日,永赢基金也发布公告称,决定对永赢昭利债券C类基金份额的净值保留小数点后八位。
“这反映出债市核心交易盘的避险需求和关键配置盘的止盈需求均很强烈。”华西证券(002926)认为,此前市场对央行出手卖出国债推高长债收益率已有一定的预期,但对央行具体的卖出时点和长债收益率的最低容忍点位仍有分歧。多空激烈“交战”后的反转走势,或反映出2.1%和2.3%分别是央行对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阶段性容忍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