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跷板效应显现 “债强股弱”令基金业绩分化
2023年08月28日 07:38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下半年以来,“债强股弱”格局延续,股票和债券基金的表现进一步分化。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主动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跌幅已达6.84%和8.22%,且8月以来跌幅进一步扩大。随着A股持续调整,“股债跷跷板效应”有所显现。同源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长期纯债基金和短期纯债基金表现较好,今年以来的平均回报分别为2.84%和2.41%。
除了债券基金,以债券资产为主的公募“固收+”等品种今年以来也表现不错。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公募“固收+”基金继续保持正收益,平均回报为1%。
展望后市,长盛基金固收团队认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短期内可能在2.5%至2.65%波动,长期或震荡下行。权益资产方面,长盛基金认为,投资者没必要再悲观了,可从长期视角进行布局。
(责任编辑:康博)
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鐢喚绐�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