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头部基金公司业绩迈上新台阶

2022年04月20日 16:4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杨皖玉

  截至4月19日,已有51家基金公司披露2021年营收数据。其中,有8家基金公司年度净利润超20亿元;中等规模的“腰部”基金公司业绩增速强劲;小型基金公司中,有的凭借创新产品突围,有的则依旧生存困难。

  20亿元俱乐部扩容

  近年来,净利润超20亿元的基金公司阵营持续扩大。2019年仅有天弘基金一家年度净利润超过20亿元;2020年这一阵营扩大至3家,分别是易方达基金、天弘基金、汇添富基金。

  截至4月19日,在已披露2021年营收数据的基金公司中,已有8家基金公司的净利润超过20亿元。其中,易方达基金净利润45.35亿元居首,汇添富基金净利润以27.14%的增速迈过30亿元大关,位居第二。工银瑞信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南方基金6家公司首次跻身年度净利润20亿元俱乐部。

  对于公募来说,基金管理费用是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公司的营收业绩往往与基金管理规模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业绩增速较为显著的富国基金为例,2021年富国基金实现营收83.06亿元,净利润25.64亿元,同比增长55.24%。截至2021年末,富国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超1.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8897亿元。

  “腰部”公司急速前进

  “腰部”基金公司业绩增速强劲。截至4月19日,已有22家基金公司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40%,15家基金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

  在较大型基金公司中,招商基金、鹏华基金、景顺长城基金2021年净利润首次突破10亿元,同比增速均超70%。2021年末,招商基金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达到5483.45亿元,同比增长55.40%;鹏华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不含子公司)首次跨越万亿大关,达10293亿元,同比增长30%。

  在中小型基金公司中,国海富兰克林基金、东方基金以较高的净利润增长率成为加速成长的代表。2021年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实现营业收入8.15亿元;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69.28%。2021年东方基金实现营业收入6.96亿元;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68.52%。

  小型基金公司格局分化

  在强者恒强的行业格局下,2021年,部分小型基金公司靠创新产品实现突围,首次实现盈利。与此同时,仍有部分公司举步维艰,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2021年公募行业创新频出,公募REITs拉开帷幕;碳中和、北交所、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等相关主题产品,以及科创创业50ETF、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成为新热点。

  中金基金2021年实现营收2.45亿元,净利润152.55万元,这是中金基金自2020年披露营收数据以来首次盈利。2021年,中金基金推出了首只短债基金、ETF基金,成功参与首批公募REITs试点,并完成了公募FOF、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行业ETF等新产品的布局。与此同时,浙商基金、中海基金同样在2021年扭亏为盈。

  与此同时,仍有中小基金公司业绩不佳,如南华基金、方正富邦基金、江信基金2021年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责任编辑:李荣)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头部基金公司业绩迈上新台阶

2022-04-20 16:48 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杨皖玉

  截至4月19日,已有51家基金公司披露2021年营收数据。其中,有8家基金公司年度净利润超20亿元;中等规模的“腰部”基金公司业绩增速强劲;小型基金公司中,有的凭借创新产品突围,有的则依旧生存困难。

  20亿元俱乐部扩容

  近年来,净利润超20亿元的基金公司阵营持续扩大。2019年仅有天弘基金一家年度净利润超过20亿元;2020年这一阵营扩大至3家,分别是易方达基金、天弘基金、汇添富基金。

  截至4月19日,在已披露2021年营收数据的基金公司中,已有8家基金公司的净利润超过20亿元。其中,易方达基金净利润45.35亿元居首,汇添富基金净利润以27.14%的增速迈过30亿元大关,位居第二。工银瑞信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南方基金6家公司首次跻身年度净利润20亿元俱乐部。

  对于公募来说,基金管理费用是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公司的营收业绩往往与基金管理规模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业绩增速较为显著的富国基金为例,2021年富国基金实现营收83.06亿元,净利润25.64亿元,同比增长55.24%。截至2021年末,富国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超1.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8897亿元。

  “腰部”公司急速前进

  “腰部”基金公司业绩增速强劲。截至4月19日,已有22家基金公司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40%,15家基金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超50%。

  在较大型基金公司中,招商基金、鹏华基金、景顺长城基金2021年净利润首次突破10亿元,同比增速均超70%。2021年末,招商基金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达到5483.45亿元,同比增长55.40%;鹏华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不含子公司)首次跨越万亿大关,达10293亿元,同比增长30%。

  在中小型基金公司中,国海富兰克林基金、东方基金以较高的净利润增长率成为加速成长的代表。2021年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实现营业收入8.15亿元;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69.28%。2021年东方基金实现营业收入6.96亿元;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68.52%。

  小型基金公司格局分化

  在强者恒强的行业格局下,2021年,部分小型基金公司靠创新产品实现突围,首次实现盈利。与此同时,仍有部分公司举步维艰,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2021年公募行业创新频出,公募REITs拉开帷幕;碳中和、北交所、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等相关主题产品,以及科创创业50ETF、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成为新热点。

  中金基金2021年实现营收2.45亿元,净利润152.55万元,这是中金基金自2020年披露营收数据以来首次盈利。2021年,中金基金推出了首只短债基金、ETF基金,成功参与首批公募REITs试点,并完成了公募FOF、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行业ETF等新产品的布局。与此同时,浙商基金、中海基金同样在2021年扭亏为盈。

  与此同时,仍有中小基金公司业绩不佳,如南华基金、方正富邦基金、江信基金2021年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

(责任编辑:李荣)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