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百亿私募“春季战绩”放榜,开年以来迎水投资防御功夫最好 淡水泉、林园投资亏超26%

2022年04月06日 08:01    来源: 新浪    

  百亿私募“春季战绩”放榜,开年以来谁的防御功夫最好?  

  一季度A股赛程结束! 

  对于选股型选手来说,可谓相当难熬,市场跌幅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诸多百亿私募的业绩曲线走势,接近“爆表”的程度,管理人与持有人的焦虑情绪上升。 

  资事堂梳理发现,私募巨头们的业绩并非“一片熊市”,仍有不少亮点可寻。 

  对于过去三个月来说,“跌的少”成为关键的投资目标,也是投资者在高速波动环境中的体验标尺。 

  谁拿到了正收益? 

  我们依据私募排排网汇总的托管数据,梳理了百亿私募代表产品(主观多头策略)截至3月25日的年内净值表现。

  

  一家名为迎水投资的上海私募,年内创造了6.55%的收益。 

  这样罕见的正收益从何而来?

  

  如上图,迎水投资代表产品相对同期沪深300,有高达26个点的超额收益,躲开了同期各种震荡。 

  年内最大回撤不到五个点,出现在3月18日。 

  迎水投资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私募,主管团队包括卢高文(曾在中金所、上海拓峰贸易有限公司工作)、姚洁俊(曾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财务管理部、博思艾伦咨询工作,目前负责医药化工行业研究)。2021年,这家机构的自然年业绩也排在百亿私募第一梯队。 

  但这家公司露出的投资踪迹相当稀少。上市公司年报统计显示:年内有迎水名号的产品曾在圣湘生物、长阳科技、大洋电机、富临精工、东方盛虹,伟明环保等上市公司流通股动榜上出现。但上述公司一季度的股价均是大幅下跌的。 

  迎水投资上述收益来源,推测有两种可能情况:1)1月份降低了股票仓位;2)改变了投资策略,可能参与非权益类的投资。 

  一位“沉寂老将”翻身? 

  值得注意的是,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的产品,今年回撤控制得非常出色。 

  2019年他曾经募集一只三年期产品,之后由于风格原因,经历了一定时期的业绩排名的压力阶段,也受到了关注。 

  而今年,坚持风格并扛住了三年压力的他,在市场大幅调整中,净值基本保持了“相对静止”,年内亏损仅有3个点,大幅跑赢同行。 

  一直以来,邱国鹭强调价值投资,据此推测他可能投向了部分低估值产品,也可能在三年期产品临近开放前,适度降低了权益仓位保护净值。 

  今年3月初,高毅在一场渠道路演中指出:高毅六位基金经理的产品赎回压力还好(可控),因为大部分基金经理发行的是三年封闭的产品,目前还在锁定期内,也规避了在市场最悲观,情绪最崩溃的时候的客户赎回的动作,目前看赎回量比较稳定,但是申购量的确下降了很多。 

  高毅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元,冯柳和邓晓峰的产品规模为400亿元,孙庆瑞、卓利伟、邱国鹭、吴任昊的产品规模超百亿元,高毅FOF规模200-300亿元。 

  今年以来冯柳产品也遭遇一定压力,高毅表示:2021年整个市场演绎的是景气赛道和周期品的结构性行情,强者恒强,其他大部分行业都出现了调整,冯柳的产品通常是不追涨的,对于新能源和周期都没有布局,也受到了开年以来短期市场调整的影响。长期看规模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的收益预期,不像2016-2017年获得那么大的涨幅。 

  可见,管理规模对策略产生了一定影响。 

  回撤控制高手还有谁? 

  资事堂盘点发现,年内仍有数家机构净值跌幅不超过10个点,避免了净值曲线的大开大合。 

  相关机构包括泰润海吉、仁桥资产、睿郡资产、重阳投资以及宽远资产。 

  仁桥资产和重阳投资是典型的价值派机构。 

  其中,仁桥资产是新晋的百亿私募,创始人是夏俊杰,曾任诺安基金绩优基金经理,他一直对净值回撤控制较好,深受机构投资者喜爱。 

  3月份夏俊杰曾撰文,对当下市场主观多头产品的局限性做出反思,即多头产品的最大优势在于股票是长期回报最高的大类资产,长期持有可以获得较好的基础收益,但最大劣势在于有些时候也是靠天吃饭,无法规避系统性风险如何在复杂的市场中获取收益,需要利用哪些新的工具,掌握哪些新的策略,未来是仁桥的重要课题。 

  此外,重阳投资在2021年起开始发威,当时抱团股集体解崩,由于这家老牌百亿机构长期避开泡沫型资产,因此一年多来因重仓低估值品种而位居行业上游。 

  本文编选自“华尔街见闻”,作者:孙建楠

(责任编辑:康博)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百亿私募“春季战绩”放榜,开年以来迎水投资防御功夫最好 淡水泉、林园投资亏超26%

2022-04-06 08:01 来源:新浪

  百亿私募“春季战绩”放榜,开年以来谁的防御功夫最好?  

  一季度A股赛程结束! 

  对于选股型选手来说,可谓相当难熬,市场跌幅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诸多百亿私募的业绩曲线走势,接近“爆表”的程度,管理人与持有人的焦虑情绪上升。 

  资事堂梳理发现,私募巨头们的业绩并非“一片熊市”,仍有不少亮点可寻。 

  对于过去三个月来说,“跌的少”成为关键的投资目标,也是投资者在高速波动环境中的体验标尺。 

  谁拿到了正收益? 

  我们依据私募排排网汇总的托管数据,梳理了百亿私募代表产品(主观多头策略)截至3月25日的年内净值表现。

  

  一家名为迎水投资的上海私募,年内创造了6.55%的收益。 

  这样罕见的正收益从何而来?

  

  如上图,迎水投资代表产品相对同期沪深300,有高达26个点的超额收益,躲开了同期各种震荡。 

  年内最大回撤不到五个点,出现在3月18日。 

  迎水投资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私募,主管团队包括卢高文(曾在中金所、上海拓峰贸易有限公司工作)、姚洁俊(曾在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财务管理部、博思艾伦咨询工作,目前负责医药化工行业研究)。2021年,这家机构的自然年业绩也排在百亿私募第一梯队。 

  但这家公司露出的投资踪迹相当稀少。上市公司年报统计显示:年内有迎水名号的产品曾在圣湘生物、长阳科技、大洋电机、富临精工、东方盛虹,伟明环保等上市公司流通股动榜上出现。但上述公司一季度的股价均是大幅下跌的。 

  迎水投资上述收益来源,推测有两种可能情况:1)1月份降低了股票仓位;2)改变了投资策略,可能参与非权益类的投资。 

  一位“沉寂老将”翻身? 

  值得注意的是,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的产品,今年回撤控制得非常出色。 

  2019年他曾经募集一只三年期产品,之后由于风格原因,经历了一定时期的业绩排名的压力阶段,也受到了关注。 

  而今年,坚持风格并扛住了三年压力的他,在市场大幅调整中,净值基本保持了“相对静止”,年内亏损仅有3个点,大幅跑赢同行。 

  一直以来,邱国鹭强调价值投资,据此推测他可能投向了部分低估值产品,也可能在三年期产品临近开放前,适度降低了权益仓位保护净值。 

  今年3月初,高毅在一场渠道路演中指出:高毅六位基金经理的产品赎回压力还好(可控),因为大部分基金经理发行的是三年封闭的产品,目前还在锁定期内,也规避了在市场最悲观,情绪最崩溃的时候的客户赎回的动作,目前看赎回量比较稳定,但是申购量的确下降了很多。 

  高毅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元,冯柳和邓晓峰的产品规模为400亿元,孙庆瑞、卓利伟、邱国鹭、吴任昊的产品规模超百亿元,高毅FOF规模200-300亿元。 

  今年以来冯柳产品也遭遇一定压力,高毅表示:2021年整个市场演绎的是景气赛道和周期品的结构性行情,强者恒强,其他大部分行业都出现了调整,冯柳的产品通常是不追涨的,对于新能源和周期都没有布局,也受到了开年以来短期市场调整的影响。长期看规模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的收益预期,不像2016-2017年获得那么大的涨幅。 

  可见,管理规模对策略产生了一定影响。 

  回撤控制高手还有谁? 

  资事堂盘点发现,年内仍有数家机构净值跌幅不超过10个点,避免了净值曲线的大开大合。 

  相关机构包括泰润海吉、仁桥资产、睿郡资产、重阳投资以及宽远资产。 

  仁桥资产和重阳投资是典型的价值派机构。 

  其中,仁桥资产是新晋的百亿私募,创始人是夏俊杰,曾任诺安基金绩优基金经理,他一直对净值回撤控制较好,深受机构投资者喜爱。 

  3月份夏俊杰曾撰文,对当下市场主观多头产品的局限性做出反思,即多头产品的最大优势在于股票是长期回报最高的大类资产,长期持有可以获得较好的基础收益,但最大劣势在于有些时候也是靠天吃饭,无法规避系统性风险如何在复杂的市场中获取收益,需要利用哪些新的工具,掌握哪些新的策略,未来是仁桥的重要课题。 

  此外,重阳投资在2021年起开始发威,当时抱团股集体解崩,由于这家老牌百亿机构长期避开泡沫型资产,因此一年多来因重仓低估值品种而位居行业上游。 

  本文编选自“华尔街见闻”,作者:孙建楠

(责任编辑:康博)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