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排名战如火如荼 独门股将成“关键先生”
临近年末,公募基金的业绩竞争日趋激烈。截至11月26日,全行业有2只今年“翻倍”基,其余几只绩优基金则在90%的收益率附近“你追我赶”。部分领跑基金的独门重仓股正在成为“关键先生”,将左右最终的年终排名。
独门股表现或决定最终排名
公募基金年度业绩历来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统计显示,截至11月26日,今年以来收益率暂居前五名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分别是前海开源新经济A、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宝盈优势产业A、长城行业轮动A、金鹰民族新兴,上述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分别为115.63%、110.66%、94.80%、94.53%、87.76%。
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发现,独门重仓股正成为决定最终排名的“关键先生”。
得益于东方日升(300118)等重仓股近期的表现,崔宸龙管理的前海开源新经济A、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在收益率上拉开了与其他基金的差距,成为目前“唯二”的“翻倍基”。东方日升是崔宸龙的独门重仓股,截至三季度末,前海开源公用事业、前海开源新经济分别持有东方日升2270.16万股和2061.89万股。该公司的机构投资者名单中,主动权益类基金也只有崔宸龙管理的这两只基金。截至11月29日,东方日升股价四季度以来的累计涨幅达86.82%。
宝盈优势产业A今年以来的收益率目前仅次于崔宸龙管理的两只产品,近期该基金也有几只重仓股股价涨势喜人。截至三季度末,宝盈优势产业独门重仓铂科新材(300811)、柯力传感(603662)等公司。四季度以来,铂科新材的股价涨幅超过40%,柯力传感11月以来的股价涨幅接近30%。
其他基金公司的独门重仓股近期表现同样亮眼。正海磁材(300224)的机构投资者名单中,仅有嘉实基金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嘉实基金旗下5只产品持有正海磁材5226.52万股。11月以来,正海磁材股价涨幅超过90%。景顺长城基金的独门重仓股保隆科技(603197)11月以来的股价涨幅近80%。
冠军“诱惑”
在讲求相对排名的公募基金行业,“冠军基金”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以去年的混合型基金冠军――农银汇理基金的赵诣为例,登顶后享受着市场的持续高光。最新的规模数据显示,赵诣管理的资金约377.85亿元,其市场影响力已跻身行业顶流。从单只产品来看,他管理的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基金在2020年年中仅2.23亿元的规模,到了当年年末,规模飙升至153.14亿元。今年三季度末,该基金的规模为259.18亿元。而且该基金还处于暂停大额申购的状态。
“冠军的诱惑无法避免。它就像是对你投资生涯的肯定,又是打开你投资管理边界的强心针,无论褒之贬之,大部分人还是想摘得桂冠。”一位基金经理说得颇为直白。
明星基金经理剑指新能源板块
2021年即将结束,这些市场上的明星基金经理剑指何方,同样备受市场瞩目。
崔宸龙表示,他从做基金经理开始就重仓新能源板块,目前依然非常看好这个大方向。“新能源的投资机会不是一两年维度,而是五年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现在还处于行业发展比较初期的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坚持而不是做短线交易。”他表示,目前在行业基本面向好的情况下,对新能源板块会坚定持有并适时加仓。
2020年的股票型基金冠军――汇丰晋信基金陆彬表示,将市场划分为四个方向。第一,消费、医药、新能源、半导体及军工为代表的核心资产,核心资产中优选新能源,未来1-2个季度,该行业可能会迎来一次估值中枢抬升的机会;第二,以金融和地产为主的价值领域,当前价值股估值极具吸引力;第三是成长股,投资机会主要包括高端装备、新材料、计算机、汽车电子以及环保设备,其中的优质公司会有1-2年投资机会;第四是周期行业,大的投资机会可能已经进入尾声,偏上游、碳中和、农业相关的周期股会有一些投资机会。
赵诣认为,未来A股市场大概率会呈现震荡态势。一方面,今年很多低估值标的已有所表现,性价比较高的公司越来越少,特别便宜的标的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未来投资难度在提升;另一方面,很多公司在经历过业绩、估值双提升后,可能会出现“上涨略有泡沫、下跌业绩有支撑”的情况,市场更多是震荡格局。对于新能源投资,赵诣认为,分化将成为下一阶段市场的主要特征。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