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基金抱团“裂”了:局中人博弈新方向

2021年01月18日 08:3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对决,难有王者

  基金抱团股的震荡引来的不仅仅是口舌之争,还有巨量资金的激烈对决。

  以新能源板块为例,上周该板块一度重挫时,公开披露的龙虎榜交易席位中,巨量卖出的是机构,巨量买入的也是机构,北向资金也深度参与其中。单个席位数千万元甚至数亿元猛烈对撞,激荡起个股蔚为壮观的波澜。

  在2020年公募基金业绩榜领跑的一位基金经理说,“短短几个交易日,一些个股价格回调幅度达30%,对于清楚了解这些个股基本面的我们来说,只有一个反应,赶紧配置。买入价与未来估值的匹配是我们关心的首要因素。”

  这种反应为许多管理规模超百亿元的公募基金经理所共有。“我管理的基金规模不小,硬着头皮只能买大票,大票流动性好,研究也透彻。对于小票,一来研究不清晰,一旦看错,卖也卖不出;二来即使研究透了也买不多。”某大型公募机构的一位基金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一旦这些龙头股下跌百分之二三十,可以再度买入。”

  有趣的是,与这些大胆加仓的基金经理逆行的恰恰是同行“战友”。一位以“中庸稳健”著称的南方某基金经理在上周的市场剧烈震荡中,选择抛售抱团股。“我们公司有些研究TMT、半导体起家的基金经理现在拿的都是以前完全不碰的白酒股。对于我来说,这就是个反向指标。”解释卖出抱团股原因时,该基金经理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抛出这个观点。

  虽然许多基金经理并不认为抱团股已到“雪崩”临界点,但他们普遍担忧,真到了“雪崩”那一天,卖出的冲击成本会前所未有的大。而这种担忧会促使部分基金经理选择提前下车。业内人士称,资金量较大的基金在个股买卖中通常不限价格,否则会出现买卖不成功的情况。因此,一旦有基金抱团股形成趋势性下跌苗头,就存在不计成本往下砸的可能性。

  在采访中,中国证券报记者归纳了基金经理对抱团股会否“雪崩”的三条“红线”:一是流动性出现变化;二是抱团标的范围,若一再缩小,意味后续增量资金供给不足;三是南向资金增仓,涌入港股代表A股资金流失。

  方向,悄然明朗

  对基金抱团股的前景,虽然业内分歧巨大,但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至少在仓位和投资板块的微调上,许多基金经理已有所动作。

  “近期以微调仓为主,后续市场若持续过热会加强警惕性。近期调仓思路,一是市场分化进一步加大,尽量优中选优;二是市场波动开始增加,略微控制波动。若出现市场微观流动性过于宽松以及美债收益率明显抬升,将立即减仓。”某金牛基金经理说。

  该基金经理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行业分散的情况下,最近对个股进行了适度集中。目前的组合包括,一是TMT、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和智能驾驶等新兴产业方向;二是医药和消费等长期预期较稳健的板块,它们过去几年估值扩张明显,2021年全年获得正收益的难度较大,但个股会有显著差异;三是能给组合贡献明显正收益的经济复苏相关板块,包括化工、交运、机械以及金融和房地产等。

  泓德基金量化投资部负责人苏昌景表示,从增量配置的角度思考,未来倾向优先配置安全边际较高和性价比更好的板块。例如,部分金融地产、消费电子及周期成长股。前期股价表现超强的远期景气度存在确定性的板块,例如新能源车、光伏等需等待性价比相对较好的时机。

  或许,在2021年以来公募基金爆款不断、资金蜂拥流入机构的背景下,基金经理所说的这些新方向已悄然明朗。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基金抱团“裂”了:局中人博弈新方向

2021-01-18 08:30 来源:中国证券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