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多只龙头股回调逾10% 新能源车“上车”时间已到?私募这么说

2020年11月18日 08:16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多只龙头股回调逾10%,新能源车“上车”时间已到?私募这么说

  原创 王辉

  作为A股市场第四季度以来的一大明星主题,新能源车板块近期持续震荡走弱。

  自11月6日新能源车板块指数触及本轮行情高点以来,多只龙头个股回调幅度已超10%。

  目前私募业内对于新能源车板块是否已经出现“短期买点”的研判依然分歧巨大。板块整体静态估值偏高,显著约束着私募做多情绪。不过,板块内部分化特征也较为明显,电气化、智能化等细分方向个股走势依然强劲。

  多只整车龙头股显著回调

  11月17日,此前已震荡多日的新能源车板块,早盘一度发力弹升,但午后板块指数仍旧跟随大盘震荡走弱。

  

  来源:通达信

  自11月6日新能源车板块指数(880951)触及本轮行情高点以来,板块内多只个股回调幅度均已超过10%。其中,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多只整车厂商个股,阶段性跌幅相对更大。

  不过,板块内部分化特征也较为明显,部分电池材料、充电桩、向新能源车制造转型预期较强的整车厂商,也在此期间出现进一步走强。

  

  私募观点现分歧

  新能源车板块震荡回调后,当前能否积极介入?

  戊戌资产总经理陈战伟认为,汽车电动化是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作为A股市场的中长期优质投资跑道,适度逢低买入优质个股标的,仍然可以期待长期投资价值的兑现。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为例,相关个股从今年7月开始启动主升,到11月初时的累计涨幅已经超过100%,提前透支了市场预期。在近期10个百分点左右的回调之后,整体回调阶段可能仍未结束,仍需要以时间换空间,等待进一步的调整。

  泊通投资董事长卢洋表示,新能源车产业链中辅助驾驶、汽车电气化,锂电池性能提升,背后都是大量的技术革新。目前包括龙头电池企业等细分赛道在内的不少龙头标的,在估值上已经较为“昂贵”,当前不建议过于激进地买入。

  而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则进一步分析称,目前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应当进一步关注整车销量的变化。尽管近期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速较快,但考虑到去年销量基数较低的因素,绝对数量依旧不高。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全板块买点是否已经成熟,持中性观点。

  多家私募称应优选细分赛道

  在新能源车行业的中长期投资上,目前私募业内则相对更关注对细分赛道的选择。

  壁虎投资认为,在本行业及产业链中深耕已久的上市公司,在竞争力和未来的盈利能力两方面均具备较大优势,值得长期看好。此外,汽车电池作为汽车电动化的基础,将是新能源产业链中潜在盈利能力最强的赛道,是板块内确定性较高的投资机会,值得长期看好。除此之外,该机构认为,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汽车智能化赛道,未来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投资价值。

  卢洋分析指出,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电气化汽配公司、辅助驾驶配套公司,预计将比整车厂商更值得投资。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辅助驾驶和电子系统将是竞争关键。而充电设备、电力系统等赛道,也值得继续长期看好。

  陈战伟则表示,建议在细分赛道上关注需求增长确定性强、行业景气度更高的领域。例如,行业景气度有望长期走升的IGBT核心元器件,以及得益于二三线城市建设需求增长的充电桩,随着锂电池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的锂电生产设备需求确定性增长等。

(责任编辑:康博)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多只龙头股回调逾10% 新能源车“上车”时间已到?私募这么说

2020-11-18 08:16 来源:中国证券报

  多只龙头股回调逾10%,新能源车“上车”时间已到?私募这么说

  原创 王辉

  作为A股市场第四季度以来的一大明星主题,新能源车板块近期持续震荡走弱。

  自11月6日新能源车板块指数触及本轮行情高点以来,多只龙头个股回调幅度已超10%。

  目前私募业内对于新能源车板块是否已经出现“短期买点”的研判依然分歧巨大。板块整体静态估值偏高,显著约束着私募做多情绪。不过,板块内部分化特征也较为明显,电气化、智能化等细分方向个股走势依然强劲。

  多只整车龙头股显著回调

  11月17日,此前已震荡多日的新能源车板块,早盘一度发力弹升,但午后板块指数仍旧跟随大盘震荡走弱。

  

  来源:通达信

  自11月6日新能源车板块指数(880951)触及本轮行情高点以来,板块内多只个股回调幅度均已超过10%。其中,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多只整车厂商个股,阶段性跌幅相对更大。

  不过,板块内部分化特征也较为明显,部分电池材料、充电桩、向新能源车制造转型预期较强的整车厂商,也在此期间出现进一步走强。

  

  私募观点现分歧

  新能源车板块震荡回调后,当前能否积极介入?

  戊戌资产总经理陈战伟认为,汽车电动化是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作为A股市场的中长期优质投资跑道,适度逢低买入优质个股标的,仍然可以期待长期投资价值的兑现。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为例,相关个股从今年7月开始启动主升,到11月初时的累计涨幅已经超过100%,提前透支了市场预期。在近期10个百分点左右的回调之后,整体回调阶段可能仍未结束,仍需要以时间换空间,等待进一步的调整。

  泊通投资董事长卢洋表示,新能源车产业链中辅助驾驶、汽车电气化,锂电池性能提升,背后都是大量的技术革新。目前包括龙头电池企业等细分赛道在内的不少龙头标的,在估值上已经较为“昂贵”,当前不建议过于激进地买入。

  而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则进一步分析称,目前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应当进一步关注整车销量的变化。尽管近期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速较快,但考虑到去年销量基数较低的因素,绝对数量依旧不高。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全板块买点是否已经成熟,持中性观点。

  多家私募称应优选细分赛道

  在新能源车行业的中长期投资上,目前私募业内则相对更关注对细分赛道的选择。

  壁虎投资认为,在本行业及产业链中深耕已久的上市公司,在竞争力和未来的盈利能力两方面均具备较大优势,值得长期看好。此外,汽车电池作为汽车电动化的基础,将是新能源产业链中潜在盈利能力最强的赛道,是板块内确定性较高的投资机会,值得长期看好。除此之外,该机构认为,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汽车智能化赛道,未来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投资价值。

  卢洋分析指出,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电气化汽配公司、辅助驾驶配套公司,预计将比整车厂商更值得投资。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辅助驾驶和电子系统将是竞争关键。而充电设备、电力系统等赛道,也值得继续长期看好。

  陈战伟则表示,建议在细分赛道上关注需求增长确定性强、行业景气度更高的领域。例如,行业景气度有望长期走升的IGBT核心元器件,以及得益于二三线城市建设需求增长的充电桩,随着锂电池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的锂电生产设备需求确定性增长等。

(责任编辑:康博)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