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只龙头股回调逾10% 新能源车“上车”时间已到?私募这么说
多只龙头股回调逾10%,新能源车“上车”时间已到?私募这么说
原创 王辉
作为A股市场第四季度以来的一大明星主题,新能源车板块近期持续震荡走弱。
自11月6日新能源车板块指数触及本轮行情高点以来,多只龙头个股回调幅度已超10%。
目前私募业内对于新能源车板块是否已经出现“短期买点”的研判依然分歧巨大。板块整体静态估值偏高,显著约束着私募做多情绪。不过,板块内部分化特征也较为明显,电气化、智能化等细分方向个股走势依然强劲。
多只整车龙头股显著回调
11月17日,此前已震荡多日的新能源车板块,早盘一度发力弹升,但午后板块指数仍旧跟随大盘震荡走弱。
来源:通达信
自11月6日新能源车板块指数(880951)触及本轮行情高点以来,板块内多只个股回调幅度均已超过10%。其中,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多只整车厂商个股,阶段性跌幅相对更大。
不过,板块内部分化特征也较为明显,部分电池材料、充电桩、向新能源车制造转型预期较强的整车厂商,也在此期间出现进一步走强。
私募观点现分歧
新能源车板块震荡回调后,当前能否积极介入?
戊戌资产总经理陈战伟认为,汽车电动化是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作为A股市场的中长期优质投资跑道,适度逢低买入优质个股标的,仍然可以期待长期投资价值的兑现。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厂商为例,相关个股从今年7月开始启动主升,到11月初时的累计涨幅已经超过100%,提前透支了市场预期。在近期10个百分点左右的回调之后,整体回调阶段可能仍未结束,仍需要以时间换空间,等待进一步的调整。
泊通投资董事长卢洋表示,新能源车产业链中辅助驾驶、汽车电气化,锂电池性能提升,背后都是大量的技术革新。目前包括龙头电池企业等细分赛道在内的不少龙头标的,在估值上已经较为“昂贵”,当前不建议过于激进地买入。
而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则进一步分析称,目前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应当进一步关注整车销量的变化。尽管近期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速较快,但考虑到去年销量基数较低的因素,绝对数量依旧不高。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全板块买点是否已经成熟,持中性观点。
多家私募称应优选细分赛道
在新能源车行业的中长期投资上,目前私募业内则相对更关注对细分赛道的选择。
壁虎投资认为,在本行业及产业链中深耕已久的上市公司,在竞争力和未来的盈利能力两方面均具备较大优势,值得长期看好。此外,汽车电池作为汽车电动化的基础,将是新能源产业链中潜在盈利能力最强的赛道,是板块内确定性较高的投资机会,值得长期看好。除此之外,该机构认为,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汽车智能化赛道,未来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投资价值。
卢洋分析指出,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电气化汽配公司、辅助驾驶配套公司,预计将比整车厂商更值得投资。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辅助驾驶和电子系统将是竞争关键。而充电设备、电力系统等赛道,也值得继续长期看好。
陈战伟则表示,建议在细分赛道上关注需求增长确定性强、行业景气度更高的领域。例如,行业景气度有望长期走升的IGBT核心元器件,以及得益于二三线城市建设需求增长的充电桩,随着锂电池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的锂电生产设备需求确定性增长等。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