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新三板基金发行火热 华夏成长精选30亿一日售罄
首批可投新三板精选层的基金首日发行成绩单出炉。
6月10日,首批可投新三板精选层基金中的5只正式发行。5只基金中,华夏成长精选6个月“先行一步”,一日售罄,提前结募,其余4只基金还在募集当中。购买群体以散户为主,渠道方面以券商渠道为主,也有投资者通过三方平台认购。
在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精选层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不少投资者欲借“基”掘金新三板。此次5只可投新三板精选层基金总募集金额上限为120亿元,单只基金中最低的募资上限为15亿元,最高为30亿元。根据首日发行情况看,5只基金发行虽不是预期中的全部一日告罄,但由于多渠道共同发力,个人投资者热情高涨,销售量稳步提升。
首日发行火热
首批获批的6只新三板公募基金中,已经启动发行的5只总募集金额上限为120亿元,其中,华夏成长精选6个月、汇添富创新增长一年定开募资规模30亿元,招商成长精选一年定开募资25亿元,万家鑫动力募资规模20亿元,富国积极成长一年募资15亿元。
10日下午两点半,有渠道人士向记者表示,一只基金的认购额已超过24亿元。下午三点半时,根据不完全统计,该基金认购额达到29亿元。该渠道人士表示:“今天应该要结束募集了,届时将启动比例配售。”
至10日下午A股收盘,富国积极成长一年和万家鑫动力销量分别达10亿元和8亿元。业内人士表示,根据首日销售情况,预计富国积极成长一年将在发行第二日内触及募集规模上线。
截至记者发稿,华夏成长精选6个月首日发行认购金额达到募集上限,已提前结募,其他几只基金也将陆续结募。业内人士称,考虑到相关产品的发行期较长,期末日集中于6月底和7月初,加上个人投资者十分热情,所以这些产品大概率会被募满。
多渠道共同发力
和以往相比,本次发行渠道不以银行销售为主,更多集中在券商平台和第三方电商平台。
业内人士称:“此次发行主要以散户认购为主,渠道方面的推介力度都比较大。根据首日发行情况来看,销售最好的是券商渠道,也有不少投资者通过三方平台认购。”
一位接近公募渠道的分析人士称:“原油宝事件后各家银行风控更严格,银行要求客户在柜台签风险认知书。如此一来,银行销售渠道的销量自然下滑。华夏基金首发售罄的原因在于其本身拥有庞大的直销平台,对银行渠道的依赖程度降低。”
(责任编辑:康博)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