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长盛基金:疫情冲击集中在一季度,不影响经济中长周期

2020年02月03日 08:0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长盛基金投研团队

  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节日。节后开门红的预期在异常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大逆转,受疫情的影响春节假期和A股开始的时间相应的延迟,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的走势更添几分担忧。就当前疫情对宏观经济、权益和固定收益市场的影响,长盛基金投研团队认为,疫情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季度,在党和政府的严控下,疫情应该能较快地有效控制,短期冲击不影响经济中长周期。

  第一,受本次疫情影响,一季度宏观经济压力较大,周期复苏的乐观预期被打破。如果疫情短期没有缓解,考虑到多省市交通管制、企业返工时点延后、消费活动的减少等因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概率从1季度就会开始显现。另外,由于春节错位,正常情况下今年应是1月数据较弱、2月数据较强,但如果节后返工延迟较长,则有可能2月数据也不会明显改善,后续走势取决于疫情的进展。如果疫情在二季度基本得到控制,一季度的消费和生产计划的后置则可能造成二季度数据出现较大反弹。

  第二,对冲疫情的影响,逆周期调整政策可能延续到二季度。2020年是诸多经济目标面临兑现的关键一年,肺炎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可能会加大后期稳增长政策的对冲力度,以及延长货币政策宽松的窗口期。决定A股中长期趋势的仍主要取决于货币政策。疫情期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相对较大,货币政策在疫情发生期间将维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我们需密切关注疫情过后物价以及宏观经济走势,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变动。

  第三,从当前市场跌幅和非典时期最大跌幅比较来看,指数还有一定下跌空间,调整过程应积极布局。但幅度可能不大,若节后出现连续回调,建议逐步布局。而布局结构上,借鉴“非典”时市场表现,疫情对市场的冲击可能是阶段性的,且不改变市场的强势板块风格。疫情升级时,抗跌行业可能为前期强势行业(TMT)及医药。行情转折点可能发生在疫情开始缓和时,这时可阶段性布局超跌反弹。但疫情结束后,市场大概率仍遵循原来的景气主线,即科技股行情。

  第四,持仓的消费股仍可坚持,准备参与景气度趋势可能改善的消费行业反弹。消费行业受本次疫情影响也可能表现出,盈利回落(冲击阶段)——盈利走稳或小幅回升(恢复阶段)——盈利大幅反弹(由于基数的回升阶段)。但疫情结束后,盈利反弹的持续性,取决于行业本身的景气周期。

  第五,固收方面,短期疫情压制市场风险偏好、政策呵护流动性宽松,中期基本面企稳的预期受疫情影响有所改变,或推动未来一段时间收益率下行,幅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疫情进展和政策防护措施未来的变化。同时,需要防范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

  短期来看,疫情尚未看到拐点,压制风险偏好。疫情本身影响需求,防疫措施影响企业现金、复工节奏以及产品供给,供需两端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能的政策应对方面,央行或将使多种量价工具呵护短期流动性,不排除下调利率支持实体的措施出台;中期看,一季度消费、生产受到影响,疫情相关财政支出可能影响基建进度,目前WHO宣布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出口的冲击相对有限。二季度后,若疫情及时控制,经济有望逐步恢复正常;若未能及时控制,对实体的影响较大。综合来看,目前疫情可能推动收益率下行,但幅度和持续时间仍然取决于疫情的进展。

  此外,疫情确认拐点后,市场预期可能会有所变化,从而带动收益率波动。

(责任编辑:康博)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长盛基金:疫情冲击集中在一季度,不影响经济中长周期

2020-02-03 08: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长盛基金投研团队

  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节日。节后开门红的预期在异常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大逆转,受疫情的影响春节假期和A股开始的时间相应的延迟,投资者对未来市场的走势更添几分担忧。就当前疫情对宏观经济、权益和固定收益市场的影响,长盛基金投研团队认为,疫情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一季度,在党和政府的严控下,疫情应该能较快地有效控制,短期冲击不影响经济中长周期。

  第一,受本次疫情影响,一季度宏观经济压力较大,周期复苏的乐观预期被打破。如果疫情短期没有缓解,考虑到多省市交通管制、企业返工时点延后、消费活动的减少等因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概率从1季度就会开始显现。另外,由于春节错位,正常情况下今年应是1月数据较弱、2月数据较强,但如果节后返工延迟较长,则有可能2月数据也不会明显改善,后续走势取决于疫情的进展。如果疫情在二季度基本得到控制,一季度的消费和生产计划的后置则可能造成二季度数据出现较大反弹。

  第二,对冲疫情的影响,逆周期调整政策可能延续到二季度。2020年是诸多经济目标面临兑现的关键一年,肺炎疫情对经济的短期冲击,可能会加大后期稳增长政策的对冲力度,以及延长货币政策宽松的窗口期。决定A股中长期趋势的仍主要取决于货币政策。疫情期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相对较大,货币政策在疫情发生期间将维持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我们需密切关注疫情过后物价以及宏观经济走势,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变动。

  第三,从当前市场跌幅和非典时期最大跌幅比较来看,指数还有一定下跌空间,调整过程应积极布局。但幅度可能不大,若节后出现连续回调,建议逐步布局。而布局结构上,借鉴“非典”时市场表现,疫情对市场的冲击可能是阶段性的,且不改变市场的强势板块风格。疫情升级时,抗跌行业可能为前期强势行业(TMT)及医药。行情转折点可能发生在疫情开始缓和时,这时可阶段性布局超跌反弹。但疫情结束后,市场大概率仍遵循原来的景气主线,即科技股行情。

  第四,持仓的消费股仍可坚持,准备参与景气度趋势可能改善的消费行业反弹。消费行业受本次疫情影响也可能表现出,盈利回落(冲击阶段)——盈利走稳或小幅回升(恢复阶段)——盈利大幅反弹(由于基数的回升阶段)。但疫情结束后,盈利反弹的持续性,取决于行业本身的景气周期。

  第五,固收方面,短期疫情压制市场风险偏好、政策呵护流动性宽松,中期基本面企稳的预期受疫情影响有所改变,或推动未来一段时间收益率下行,幅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疫情进展和政策防护措施未来的变化。同时,需要防范信用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

  短期来看,疫情尚未看到拐点,压制风险偏好。疫情本身影响需求,防疫措施影响企业现金、复工节奏以及产品供给,供需两端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可能的政策应对方面,央行或将使多种量价工具呵护短期流动性,不排除下调利率支持实体的措施出台;中期看,一季度消费、生产受到影响,疫情相关财政支出可能影响基建进度,目前WHO宣布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出口的冲击相对有限。二季度后,若疫情及时控制,经济有望逐步恢复正常;若未能及时控制,对实体的影响较大。综合来看,目前疫情可能推动收益率下行,但幅度和持续时间仍然取决于疫情的进展。

  此外,疫情确认拐点后,市场预期可能会有所变化,从而带动收益率波动。

(责任编辑:康博)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