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掀起的DeepSeek风潮,让人工智能(AI)成为近日上市险企年度业绩发布会上的关键词。
“2024年,中国人寿整体赔付时效0.34天,智能化审核赔案超1700万件……”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董事长蔡希良介绍道,当前,中国人寿“全流程无人工理赔”已覆盖27个省,最快秒级到账的“理赔直付”,让科技有了人性的温度。
中国太保最新提出了“AI+”战略。对此,太保集团副总裁俞斌解释道,AI将深刻影响未来的客户行为、商业逻辑和竞争态势。未来,“AI+”计划主要聚焦新商业模式的探索,特别是运营形态及组织模式可能带来的改变;伴生风险的研究;企业本身数字化水平。
“人工智能作为前沿科技力量,正逐渐渗透至保险行业的各个关键环节,从根本上重塑行业及服务竞争格局,为保险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大动力。”3月28日,中国人保副总裁张金海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保险行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风险评估精准度、优化核保和理赔流程、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促进保险产品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有力推动了行业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的赋能不是一种简单的替代。”中国太保董事长傅帆表示,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技术进步,它可能是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具有同等重要性的生产力革命,对包括保险行业在内的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傅帆表示,人工智能除了带来智能之外,还能给保险行业带来更多的业务场景和业务机会。比如,可以加快研究AI应用伴生风险的保障产品。以网络安全保险为例,目前,全球网络安全保险保费收入约180亿美元,70%以上都来自美国,而中国的保费相对较低。“这就给保险业提供了很大的业务发展空间,我们有更大体量的活跃用户和应用场景。”傅帆进一步表示,未来,将积极拥抱科技创新,加速技术对业务的赋能,改善经营的质效,不断探索人工智能领域风险减量管理市场,研究更多AI应用伴生风险的保障产品和挖掘更多新的业务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