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范围、开展投资黄金业务试点、支持参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股权投资……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保险资金迎来一系列政策加持,正以更加积极多元的姿态,展现出更大作为,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与助力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力量,充分彰显出其作为耐心资本的独特担当。
截至2024年年末,我国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3.26万亿元,较2023年年末增长15.08%。这一增速不仅超越了2023年的11.1%,更是连续两年维持在两位数的高位,彰显出保险资金强大的发展活力与巨大的发展潜力。
越来越多的保险“长钱”积极响应资金入市号召。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多部门合力推动长期资金进一步入市,金融监管总局全力推进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工作。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联合设立的鸿鹄基金,首期500亿元已全部投资落地。今年年初,金融监管总局批复第二批试点,规模达520亿元,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及阳光人寿纷纷入围;2025年3月,又新增了第三批试点,规模达600亿元,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平安人寿等5家头部险企加入。截至目前,已有8家保险公司获批开展试点,累计获批总金额达 1620亿元,为资本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长期稳定资金。
保险资金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同样持续发力。以国有大型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为例,其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融资供给,截至2024年末,全集团保险资金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存量投资规模超2400亿元,去年年底还发起设立“中国人寿—北京科创股权投资计划”,已覆盖超1200家民营企业;中国太平也紧贴民营企业需要,综合运用保险资管产品、私募股权基金等多元化投资方式,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长期资金“活水”。截至2024年末,集团内保险资金投资民营企业发行的股票136亿元,投资民营企业发行的债券17亿元,并发起设立规模约20亿元的太平科创基金,已直接投资5家专精特新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