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圆满落下帷幕,哈尔滨用-20℃的极寒点燃了群众冰雪运动热情。而在亚冬会每一场紧张刺激的角逐背后,都有总保额超600亿元的一揽子风险保障方案在保驾护航。据了解,该综合保险保障方案由赛事官方指定保险服务商中国平安提供,范围涵盖财产、财务损失、责任、人身等四大类,保障人群全面覆盖国内外参赛运动员、亚冬会工作人员、志愿者、安保人员、医护人员等超5万人,同时还为现场观众提供意外风险保障。
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产险董事长兼CEO龙泉表示,除定制综合保险保障方案外,中国平安还成立了亚冬会专项工作小组,为所有场馆和指定酒店配备了现场常驻人员,提供全天候保障支持,全力为亚冬会保驾护航。
结合过往赛事服务经验,中国平安创新打造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模式。在线上,平安产险提供“一键报案”服务,借助平安旗下AI技术应用,可自动识别“亚冬会”相关关键词,并转接双语服务专员,确保快速精准响应,为亚冬会各国人员提供高效服务。在线下,平安产险还联合急救中心在驻点场地全程守候,并开通亚冬会受伤救治人员绿色就医通道,覆盖哈尔滨地区31家医院。此外,平安产险还创新构建“陆空救援”服务体系,向本次赛事提供直升机救援转运服务,保证赛时危重病人的转运效率。
冰雪经济热了起来,对冰雪保险的需求也跟着多了起来。数据显示,自2022年冬奥会以来,滑雪保单数连续大幅增长,众安保险的滑雪产品累计守护超4万滑雪爱好者,近3年复合增长率285%,累计赔付超百万。去年前11个月,慧择小马理赔共收到滑雪出险报案1307笔,滑雪出险报案量同比增长414%,帮助759名客户获赔166.41万元,出险量最多的地区分别是吉林、新疆和河北。
进入冰雪季后,繁忙起来的不仅是各大滑雪场,还有“雪道尽头”的骨科诊室。北医三院崇礼院区的骨科主任医师孙义忠最近忙得团团转:“高峰期的时候,每天急诊科的急诊量能达到200人左右,基本全是滑雪损伤患者。其中,手肘和膝盖受伤的比例较高,多为骨折、韧带损伤等。”被别人撞伤、把别人撞伤、没发生碰撞但自己摔了、没人受伤但雪具坏了……雪道上的事故处理起来并不比马路上的事故简单,而且出现纠纷了也没有交警来给判定事故责任。多一份滑雪保险,确实能帮滑雪爱好者们规避很多风险。
那么,该如何选择冰雪运动保险?有人认为,只要购买了意外险,滑雪时遭遇意外事故保险公司都能理赔,但事实并非如此。普通的意外险往往有相关责任免除条款,滑雪滑冰这样的高风险运动有可能不在保障范围内。其实,大多数滑雪场都会投保公众责任险,当雪友因滑雪场管理不善、设施缺陷遭遇事故时,可获得一定赔付;但如果是因个人原因摔伤、相互撞伤等情况,就可能无法获得赔偿。
“我们这个雪票是包含保险的,但是保险金额比较少,所以我们自己会额外上一份运动意外险。”在选择保险时,崇礼的滑雪李教练会优先考虑保额,“因为都想用最便宜的价格购买最高的金额,会更加划算。比如,有的产品是100多块钱保两三个月的,保额能到20万,比较适合滑行速度快的教练员。我给学员买的是20多块钱保7天的,但是保额相对较少,在1.5万到2万之间,因为他们速度较慢、风险较低。”现在很多产品的投保非常灵活,可以选择只保1天,也可以保1年,无论游客还是滑雪高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管很多大型雪场在滑雪票中就附带了游客的滑雪意外伤害险,但一些滑雪场针对部分时段或老幼人群,推出了半价票、免门票的优惠措施,这其中却不包含保险。在北医三院崇礼院区的病房内,一位69岁的病人就遭遇了这样的麻烦。他告诉记者,自己摔伤住院后才发现,因为享受了65岁以上免滑雪票的优惠,反而不能像别人一样获得滑雪票附带的保险理赔。
业内人士建议,在挑选滑雪保险时,要点开具体条款,关注生效时间、保障范围、保障期限、年龄限制、增值服务等,还要看看是否包含第三者责任、雪具损坏责任等,按需购买。购买时尽量选择包含个人责任的滑雪保险,保障因疏忽导致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