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记者 武亚东
近年来,我国董责险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董责险是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的简称。
2024年是董责险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保险团队与险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董责险市场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共有475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披露购买董责险计划,较2023年增加34%。其中,241家公司以往已披露过,234家公司为2024年首次披露购买董责险计划。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董责险已从相对小众的保险产品发展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为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了有效的履职保障。
大童保险服务风险管理师程小儒表示,董责险的需求增长得益于多重因素,其中法律政策的推动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尤为关键。2024年7月,新修订的公司法正式实施,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了董责险制度,并要求董事会向股东大会报告责任保险的相关内容。这一举措显著提高了董监高的职业责任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更积极地采用风险管理工具。
“同时,资本市场中严监管环境和频发的虚假陈述诉讼进一步刺激了董责险的投保需求。例如,康美药业案等标志性事件,使企业高管职业责任风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直接推动了相关保险产品的快速普及。”程小儒表示。
《报告》显示,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继续领跑董责险投保领域,尤其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相关公司投保数量最多。这表明,科技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更高的经营风险。此外,电力、燃气及水供应业和房地产业的投保渗透率分别达到39%和43%,进一步印证了高风险行业对董责险的强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