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将加力布局失能照护与健康管理

2025-01-15 14:30 来源:金融时报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养老金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出台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推广包含长期护理责任和健康管理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意见》针对养老服务要素保障不足等问题,在设施布局、财政支持、人才队伍、养老金融、科技应用等方面提出更具体的措施,形成有利于养老服务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无疑为保险业做好养老金融事业指明了方向。业内人士认为,保险业需积极发挥独具特色的专业优势,加大老年人群长期护理与健康管理服务供给,为广大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生活保驾护航。

  发展养老金融独具优势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速,养老金融的发展对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自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养老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提出后,有关养老金融的政策不断加码、细化,推动保险业加快找到有效的发力方向。

  202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界定养老金融的内涵和外延,提出2028年和2035年养老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为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养老金融、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24年5月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强调,聚焦现实需求加快养老金融发展。养老金融要健全体系、增进福祉,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要求。

  从实践来看,保险业大力发展养老金融,通过丰富个人养老金、年金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加速积累养老财富。以个人养老金为例,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6日,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数量为165只,较2023年年底增加了58只。

  多位保险业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保险业在养老金融方面独具优势。首先,对于养老金保值增值,保险业可以通过更强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为客户提供长期稳定的回报。其次,借助专业精算技术,保险公司开发了具有终身、保证领取等形态的年金保险,可有效抵御长寿风险,让老年人获得持续且稳定的收入。最后,作为长期资金的持有者,保险机构可以推动健康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如广泛布局养老社区与居家养老领域,为民众提供“产品+服务”的综合养老解决方案。

  聚焦失能护理与健康管理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数量不断攀升的失能老年人群的长期护理需求受到格外关注。与此同时,老年人群慢性病多发,对健康管理也有着迫切的需求。这对商业健康险产品的功能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广涵盖长期护理责任和健康管理的商业健康险产品尤为重要。

  据《金融时报》记者梳理,上海、江西、广州、沈阳等多地出台文件支持银发经济发展,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服务供给。《上海市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到,鼓励保险机构将康复辅具纳入相关责任险、健康险等保险赔付范围;鼓励保险公司围绕老年人健康护理需求,开发多样化商业健康险产品。《江西省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实施意见》提出,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工作。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朱俊生认为,保险机构应拓展老年带病体医疗保险,探索长期护理保险业务的发展,促进健康管理服务与健康保险结合。

  在实践层面,保险公司不断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一方面,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开发出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长期护理和健康管理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嵌入自建养老社区和医院或加强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的合作,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健康管理和护理服务。

  例如,泰康保险集团搭建起“三级医院临床诊疗+社区配建康复医院+持续关爱社区”三层次的医养服务体系,为入住养老社区的居民提供从健康跟踪管理、急症处理、病后康复到慢病管理、失能/半失能长期护理的全方位服务。中国平安与多家知名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养老社区内或周边配套建设医务室、康复中心等医疗设施,部分社区还引入了远程医疗服务。

  业内人士建议,实现商业健康险产品在养老金融领域的深入推广和持续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为商业健康险产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保险公司要聚焦现实需求,加快养老金融发展,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对商业健康险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记者 戴梦希)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5保险  > 正文
中经搜索

保险业将加力布局失能照护与健康管理

2025年01月15日 14:30    来源: 金融时报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养老金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出台的《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推广包含长期护理责任和健康管理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意见》针对养老服务要素保障不足等问题,在设施布局、财政支持、人才队伍、养老金融、科技应用等方面提出更具体的措施,形成有利于养老服务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

  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无疑为保险业做好养老金融事业指明了方向。业内人士认为,保险业需积极发挥独具特色的专业优势,加大老年人群长期护理与健康管理服务供给,为广大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生活保驾护航。

  发展养老金融独具优势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速,养老金融的发展对于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自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养老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提出后,有关养老金融的政策不断加码、细化,推动保险业加快找到有效的发力方向。

  202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界定养老金融的内涵和外延,提出2028年和2035年养老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为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养老金融、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2024年5月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强调,聚焦现实需求加快养老金融发展。养老金融要健全体系、增进福祉,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要求。

  从实践来看,保险业大力发展养老金融,通过丰富个人养老金、年金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加速积累养老财富。以个人养老金为例,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6日,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数量为165只,较2023年年底增加了58只。

  多位保险业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保险业在养老金融方面独具优势。首先,对于养老金保值增值,保险业可以通过更强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为客户提供长期稳定的回报。其次,借助专业精算技术,保险公司开发了具有终身、保证领取等形态的年金保险,可有效抵御长寿风险,让老年人获得持续且稳定的收入。最后,作为长期资金的持有者,保险机构可以推动健康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如广泛布局养老社区与居家养老领域,为民众提供“产品+服务”的综合养老解决方案。

  聚焦失能护理与健康管理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数量不断攀升的失能老年人群的长期护理需求受到格外关注。与此同时,老年人群慢性病多发,对健康管理也有着迫切的需求。这对商业健康险产品的功能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广涵盖长期护理责任和健康管理的商业健康险产品尤为重要。

  据《金融时报》记者梳理,上海、江西、广州、沈阳等多地出台文件支持银发经济发展,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服务供给。《上海市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到,鼓励保险机构将康复辅具纳入相关责任险、健康险等保险赔付范围;鼓励保险公司围绕老年人健康护理需求,开发多样化商业健康险产品。《江西省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实施意见》提出,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开展人寿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责任转换业务试点工作。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朱俊生认为,保险机构应拓展老年带病体医疗保险,探索长期护理保险业务的发展,促进健康管理服务与健康保险结合。

  在实践层面,保险公司不断加强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一方面,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开发出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长期护理和健康管理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嵌入自建养老社区和医院或加强与医疗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的合作,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的健康管理和护理服务。

  例如,泰康保险集团搭建起“三级医院临床诊疗+社区配建康复医院+持续关爱社区”三层次的医养服务体系,为入住养老社区的居民提供从健康跟踪管理、急症处理、病后康复到慢病管理、失能/半失能长期护理的全方位服务。中国平安与多家知名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养老社区内或周边配套建设医务室、康复中心等医疗设施,部分社区还引入了远程医疗服务。

  业内人士建议,实现商业健康险产品在养老金融领域的深入推广和持续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为商业健康险产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保险公司要聚焦现实需求,加快养老金融发展,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老年人对商业健康险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记者 戴梦希)

  

(责任编辑:马欣)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