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持续“瘦身” 降本增效谋发展

2025-01-14 20:37 来源:金融时报

  2025年开年短短几天,多份监管公告涉及险企分支机构退出。例如,陕西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阳光财险西安市碑林支公司、莲湖支公司撤销;周口金融监管分局批复同意泰康人寿河南周口弘源营销服务部、西华营销服务部撤销;宜春金融监管分局批复同意华泰人寿丰城支公司撤销……

  其实,这只是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瘦身”状态延续的一个缩影。据《金融时报》记者统计,2024年共有1984家险企分支机构退出市场。其中,人身险公司分支机构1365家,占比68.8%;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619家,占比31.2%。与此同时,2024年保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1848家,剔除申能财险成立的特殊因素后,实际新设分支机构585家。其中,人身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仅62家,财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523家。以此计算,2024年,险企分支机构净退出数量为1399家。

  近5年超1万家分支机构退出

  从退出的险企分支机构来看,裁撤主体为人身险公司,且以层级较低的营销服务部为主,裁撤地区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地区。

  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低利率时代寿险业务面临较大的利差损风险。一些经营不善的三级、四级基层机构保费规模和险种结构难以承担机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随着保险数字化技术不断增强,线上操作愈发便捷,对基层机构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此外,市场竞争加剧,成本压力增大,优化分支机构结构成为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近5年来,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呈现持续退出态势,总退出数量超过1万家。监管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期间,退出市场的险企分支机构分别为971家、2197家、3019家,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而2023年和2024年,退出市场的险企分支机构分别为2065家和1984家,虽均较上一年数量有所回落,但依旧维持在高位水平,这也持续印证行业洗牌的进程仍在稳步推进。

  保险代理人队伍同步“瘦身”

  业内人士认为,险企分支机构的持续退出,体现了保险行业对低效机构和人力的出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近年来我国保险行业发展历程的体现。

  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2023年末,全国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共计10.7万家,从业人员总数达1235.5万人。与5年前相比,金融业从业者减少了582.5万人。其中,保险业的变动最为显著,从业者锐减578.2万人。

  伴随保险分支机构的大量撤销,保险代理人队伍也在持续“瘦身”。近日发布的《2024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生态白皮书》显示,2023年人身险公司保险营销人员数量下降势头不减,目前已降至不到281.34万人,较2019年高峰时期的912万人减少约631万人,几乎回落到12年前的水平。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表示,相较于最高峰时期,保险行业代理人数量已经减少近70%,从头部险企保险代理人队伍的趋势来看,目前代理人队伍的变动可能已经逐渐接近平衡状态。

  从头部险企观察,代理人数量下降的速度逐步放缓,队伍正趋于稳定。例如,中国人寿、平安人寿的代理人数量在2024年三季度均呈现环比上升的态势。

  险企分支机构退出速度或将趋缓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以及员工人数的持续“瘦身”,意味着以往依靠“人海战术”的时代已然成为历史,如今正朝着职业化、专业化、精英化方向转型。而在这一转变的背后,险企在转型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行业阵痛。

  在去年6月陆家嘴论坛期间,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要下大力气改革销售体系,开展保险中介清虚提质行动,持续推进“报行合一”,持续提升销售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便利化水平。

  对于未来险企分支机构的变化趋势,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行业整合的持续推进,保险行业在市场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正逐渐优化,预计后续险企分支机构退出速度将继续减缓,但未来一段时间整体仍可能保持一定的退出态势。随着保险市场环境的逐步稳定和科技手段的不断创新,险企分支机构将更加注重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优化服务网络。同时,险企可能会加大对基层机构的整合力度,提高分支机构的质量和效益。

  而保险代理人队伍也将由过去的重规模、重招募,转向重质量、重留存,险企有望继续通过优化代理人质量,促进单个代理人销售的保单金额提升、价值率提升,从原来的“人海战术”变为现在的“人均产能”,从过去的“数量扩张”变为现在的“质量提升”。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马欣)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2025保险  > 正文
中经搜索

保险业持续“瘦身” 降本增效谋发展

2025年01月14日 20:37    来源: 金融时报    

  2025年开年短短几天,多份监管公告涉及险企分支机构退出。例如,陕西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阳光财险西安市碑林支公司、莲湖支公司撤销;周口金融监管分局批复同意泰康人寿河南周口弘源营销服务部、西华营销服务部撤销;宜春金融监管分局批复同意华泰人寿丰城支公司撤销……

  其实,这只是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瘦身”状态延续的一个缩影。据《金融时报》记者统计,2024年共有1984家险企分支机构退出市场。其中,人身险公司分支机构1365家,占比68.8%;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619家,占比31.2%。与此同时,2024年保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1848家,剔除申能财险成立的特殊因素后,实际新设分支机构585家。其中,人身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仅62家,财险公司新设分支机构523家。以此计算,2024年,险企分支机构净退出数量为1399家。

  近5年超1万家分支机构退出

  从退出的险企分支机构来看,裁撤主体为人身险公司,且以层级较低的营销服务部为主,裁撤地区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地区。

  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低利率时代寿险业务面临较大的利差损风险。一些经营不善的三级、四级基层机构保费规模和险种结构难以承担机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随着保险数字化技术不断增强,线上操作愈发便捷,对基层机构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此外,市场竞争加剧,成本压力增大,优化分支机构结构成为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近5年来,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呈现持续退出态势,总退出数量超过1万家。监管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期间,退出市场的险企分支机构分别为971家、2197家、3019家,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而2023年和2024年,退出市场的险企分支机构分别为2065家和1984家,虽均较上一年数量有所回落,但依旧维持在高位水平,这也持续印证行业洗牌的进程仍在稳步推进。

  保险代理人队伍同步“瘦身”

  业内人士认为,险企分支机构的持续退出,体现了保险行业对低效机构和人力的出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近年来我国保险行业发展历程的体现。

  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2023年末,全国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共计10.7万家,从业人员总数达1235.5万人。与5年前相比,金融业从业者减少了582.5万人。其中,保险业的变动最为显著,从业者锐减578.2万人。

  伴随保险分支机构的大量撤销,保险代理人队伍也在持续“瘦身”。近日发布的《2024中国保险中介市场生态白皮书》显示,2023年人身险公司保险营销人员数量下降势头不减,目前已降至不到281.34万人,较2019年高峰时期的912万人减少约631万人,几乎回落到12年前的水平。

  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表示,相较于最高峰时期,保险行业代理人数量已经减少近70%,从头部险企保险代理人队伍的趋势来看,目前代理人队伍的变动可能已经逐渐接近平衡状态。

  从头部险企观察,代理人数量下降的速度逐步放缓,队伍正趋于稳定。例如,中国人寿、平安人寿的代理人数量在2024年三季度均呈现环比上升的态势。

  险企分支机构退出速度或将趋缓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以及员工人数的持续“瘦身”,意味着以往依靠“人海战术”的时代已然成为历史,如今正朝着职业化、专业化、精英化方向转型。而在这一转变的背后,险企在转型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行业阵痛。

  在去年6月陆家嘴论坛期间,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要下大力气改革销售体系,开展保险中介清虚提质行动,持续推进“报行合一”,持续提升销售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便利化水平。

  对于未来险企分支机构的变化趋势,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行业整合的持续推进,保险行业在市场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正逐渐优化,预计后续险企分支机构退出速度将继续减缓,但未来一段时间整体仍可能保持一定的退出态势。随着保险市场环境的逐步稳定和科技手段的不断创新,险企分支机构将更加注重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优化服务网络。同时,险企可能会加大对基层机构的整合力度,提高分支机构的质量和效益。

  而保险代理人队伍也将由过去的重规模、重招募,转向重质量、重留存,险企有望继续通过优化代理人质量,促进单个代理人销售的保单金额提升、价值率提升,从原来的“人海战术”变为现在的“人均产能”,从过去的“数量扩张”变为现在的“质量提升”。

 

(责任编辑:马欣)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