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银发经济新康养需求
在银发经济浪潮中,年轻一代对养老问题的关注显著升温,备老与养老并重成为时代新趋势。近日,华泰人寿在其20周年新品发布会上,联合银发产业服务平台AgeClub共同发布了2024新康养需求洞察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回望中国“保险+康养”产业发展轨迹,深入解读新时代的康养需求。
从“养小”转向“养老”
华泰人寿负责人郑少玮回顾了公司20年稳健前行、持续创新的发展历程。截至2024年9月,华泰人寿总资产超576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700万,全国服务网点300余家,累计保障额度超5.7万亿元,第二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A。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但基本面稳固,韧性强、潜力大。为应对挑战,政府已出台一系列宏观政策,包括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消费等。”知名经济学家马光远指出,2025年将是中国经济突围之年,投资者应把握政策拐点、物价拐点、房地产拐点及增长拐点,寻找穿越周期的投资机遇。
世界银行经济顾问张寓表示,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需要科学规划养老资金。养老规划应遵循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持续性和不可挪用性原则,保住本金是长期养老规划最应关注的重点,而储蓄型保险正是满足这些原则的理想选择。
发布会上,华泰人寿推出最新产品“华泰人寿盛世典藏年金保险(分红型)”。白皮书同时指出,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加速推进,这一趋势引发社会抚养重心的转变,将从“养小”转向“养老”。
“保险公司作为养老产品与服务领域的关键供给者,需精准识别并满足不同经济类型日益显著的需求,根据不同经济类型特点匹配相应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华泰人寿副总经理、首席市场官李明明说。
康养=备老经济+为老经济+养老经济+金孙经济
在银发经济驱动下,康养概念不断迭代升级。白皮书指出,40岁及以上人群正从被动养老向主动康养转变,展现出分年龄段、分层次的品质生活追求。这一转变由备老经济、为老经济、养老经济、金孙经济四大需求共同驱动。
据华泰人寿战略与项目管理部总监赵鹏介绍,备老经济涵盖40岁至退休年龄前的人群,他们消费能力强,愿意投资健康和养老;为老经济涵盖刚退休或即将退休的人群,他们关注养老、健康管理和医疗保健;养老经济涵盖已进入老年阶段的人群,他们的需求集中在养老服务、健康护理和智能家居等;金孙经济则关注对孙辈的教育、娱乐和生活费用支出。
李明明认为,备老人群的产品设计应着重强调“专款专用”的核心理念,鼓励提前规划,为未来养老生活打下坚实基础。为老人群和养老人群需更加关注产品的灵活性,确保资金运用的便捷与养老功能的完美融合。不能忽视为老人群、养老人群的养老服务需求,应加强与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等行业深度合作,发挥协同效应,提供“一站式”养老综合解决方案。针对注重子孙辈规划人群的产品配置,应精准捕捉并满足他们对教育、医疗保障及资产传承的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保障覆盖。
白皮书还对新中年(40-60岁)、新盛年(60-75岁)和新高龄(75岁+)三大新康养客群作了进一步介绍。
“当前,国内‘保险+养老’不断进化。如果说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是‘保险+养老’1.0版本,居家养老是2.0版本,则3.0版本应该是全龄层、全场景。”赵鹏认为,从1.0版本的养老社区场景到2.0版本的居家健康场景,再到3.0版本的全生活场景,服务供给从单一的养老服务转变为多元化、集成式的生活方式及产品严选。同时,整个发展过程紧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反映保险业与康养服务业的深度融合,覆盖全生活场景的康养模式有望满足多元客群需求。
赵鹏介绍,华泰人寿积极响应这一趋势,推出“泰享”系列康养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包括养老社区服务、居家健康服务、旅游旅居服务、康复护理服务在内的全方位、全生活场景服务,旨在覆盖客户从备老到养老的全周期需求,提升客户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此外,白皮书还着重强调积极备老的重要性。面对老龄化社会,中青年人群应积极为未来养老做准备,通过提前规划康养需求、了解康养服务市场、选择合适的康养方式等措施,更好应对未来的养老挑战。(记者 谭乐之)
(责任编辑: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