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保险作为市场化风险分散机制,近年来已逐渐成为我国灾害综合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日前,“‘巨’守江河安澜,‘保’护人民安居”巨灾保险论坛暨巨灾风险管理创新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办。论坛集中探讨了巨灾保险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关键作用,发布了多项创新成果,汇聚政府、行业与学术界的智慧,勾勒出我国巨灾保险发展的蓝图。
我国是全球自然灾害最频发的国家之一,近年因洪水、地震、台风等巨灾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我国仅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超3000亿元。
面对如此复杂的风险环境,巨灾保险有力发挥着风险分散功能。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于华表示,巨灾保险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需要在机制完善、产品创新、科技赋能等方面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丁向群表示,保险业应从政治高度和全局高度规划巨灾保险事业,持续推动行业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强化产品与服务创新,以多元化方式应对日益复杂的自然灾害风险。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巨灾保险。从政策角度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和“健全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的战略目标。“这为保险业提供了发展方向,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副司长卜凡伟表示,当前巨灾保险需要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以更高效的保障形式服务防灾减灾救灾。
今年2月份,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的推动下,河北省落地了全国首单全灾种、广覆盖、长周期综合巨灾保险,将地震、台风、暴雨、洪水、暴雪等各类自然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连同启用蓄滞洪区导致的水淹全部纳入保险赔付灾因,成为全国首款综合巨灾保险方案。此后,该方案也陆续在湖北等地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