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险企已合计增资197亿元
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已有8家险企获批增资,增资额超77亿元。再加上刚刚获批发债120亿元的人保财险,4个月内险企已合计“补血”197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受资本市场波动、行业深度转型等因素影响,2024年保险机构“补血”需求仍维持高位。结合目前经营情况来看,险企尤其是中小险企应多维度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
4月12日,太平资本、百年人寿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发布公告,分别拟增资3亿元、1.1亿元。
此外,年内已有8家险企获批增资,增资额超77亿元,包括三峡人寿、爱心人寿、华泰人寿、恒邦财险、横琴人寿、阳光人寿、中信保诚人寿、恒安标准养老保险,且均为中小险企。
对比去年同期,增资额明显攀升。“这既反映出当前中小险企补充资本的迫切性,也说明中小险企在补充资本方面态度积极。融资成功能够更好地满足监管要求,保证偿付能力充足性,也有利于后期业务快速发展。”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表示。
然而,中小险企由于规模较小、信用评级低、盈利能力弱等原因,补充资本的方式相对受限。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认为,当前,中小险企“补血”面临的难点在于发展模式、管理模式、盈利模式存在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现有增资更多来源于老股东,并非为了寻求发展,而是为了“活下来”。
如何解决上述难点?陈辉认为,关键在于确立“保险+服务+科技”的战略规划,从“承保、投资”两个轮子转向“承保、投资和风险管理服务”三个支柱,确保“盈利、价值和偿付能力”三个目标的协调,进而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李文中进一步表示,中小险企要解决上述难点,应多维度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一方面需要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提高服务质量等方式提升市场竞争力与盈利能力,增强公司股权对投资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可以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今年以来,截至4月16日,除人保财险外,尚未有险企实际发行资本补充债。相较于去年同期,发债规模、数量均有所下降。
去年仅前4个月,就有太平再保险、太保产险、利安人寿、农银人寿等多家险企发债,规模达198亿元。
对此,陈辉表示,从当前险企补充资本的需求及方式来看,资本补充债是相对较好的一种方式,但因各家公司可用的发债额度基本用完,所以未来一段时间资本补充债的整体市场规模不会增加太多,更多是“赎旧发新”。
“部分公司‘赎旧发新’的资格不再满足,因此存在发债规模继续下降的趋势。”陈辉补充道。
但是,在偿二代二期实施背景下,受访专家认为今年保险业补充资本需求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2022年,偿二代二期工程正式落地,主要对保险业审慎监管的三支柱框架进行修订与完善。受其影响,保险公司资本补充诉求愈加强烈。
李文中表示,险企资本补充需求一方面受偿付能力监管政策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与业务发展速度、结构有关,还会受风险管控能力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偿二代二期工程落地给保险公司特别是中小保险公司带来较大的偿付能力压力。部分险企获得监管部门给予的3年过渡期将满,迫切需要在年内实现资本补充以满足监管要求。险企为适应新形势不断转型发展,必然带来较快的资本消耗,增加补充资本的需求。因此,今年保险业补充资本需求非常有可能高于去年,处于较高水平。(记者 房文彬)
(责任编辑: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