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惠保首年运营“成绩单”出炉!赔付18.9万件 总赔付额超7亿元
原标题:沪惠保首年运营“成绩单”出炉!赔付18.9万件,总赔付额超7亿元
2021年版沪惠保即将迎来一周年期满之际,其运营收官成绩单也随之披露。
6月29日,界面新闻记者在上海“沪惠保”周年回顾与展望媒体调研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2年6月27号,沪惠保的累计赔付金额达到7亿元,赔付件数达到18.9万件,线上提交资料一次性通过率高达90%,平均结案时效为2.4天。
这意味着,过去一年时间内,沪惠保每天赔付近201万元,平均每分钟结案近1.6件。
赔付率已达82%
2021年7月,据沪惠保官方数据披露,截至6月30日,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沪惠保”总参保人数超739万,售价统一为115元,首年参保率高达38.49%。这对于基本医保参保人数约1900万的上海来说,相当于不到3个上海人中就有1人投保了“沪惠保”,创下中国“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首年参保人数之最。
界面新闻记者粗略估算,2021年版沪惠保的总保费收入为8.49亿元,截至6月27日,已累计赔付超7亿元,照此计算,沪惠保的赔付率已经达到82%。
共保体数据显示,2021年版沪惠保所承保的三类保险责任中,住院自费责任的赔付是主要的理赔类型,占总体赔付金额的87.8%。另外的两类责任相比相对较小,特药责任赔付占比8.8%,质子重离子医疗责任赔付占比3.4%。
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政保合作部总经理李颖婕在发布会上也公开了各项责任中赔付金额排名前列的疾病类型。
她表示,2021年沪惠保在住院自费责任赔付中前三名分别是腰椎间盘突出、支气管或肺恶性肿瘤、膝关节病;高额药品赔付责任中前三名疾病分别是肺癌、乳腺癌、脑胶质母细胞肿瘤;质子重离子医疗责任赔付前三名分别是鼻咽恶性肿瘤、前列腺恶性肿瘤、乳腺癌。
高赔付率成最大特色
上海市保险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教授表示,高赔付是沪惠保最大的惠民特色,2021年版沪惠保期满预期净赔付率超90%。根据公开资料的比较,沪惠保赔付率也是目前同类产品中赔付率较高的惠民保产品,真正地体现了惠民保产品的惠民特征。
他表示,沪惠保有着广泛的社会效应。首先,沪惠保坚守普惠初心,延续“低门槛、高保障、广覆盖”的产品特性,不限年龄、职业、户籍、健康状况,覆盖人群广,体现了较强的公益性,实现了“多平台投保”、“家庭共济”、“无感验资”、“保障有力”、“费用快赔”多项创新,解决了现在家庭医疗费用负担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难题,赢得了广大市民,特别是高龄群体和患病群体的认可。
其次,沪惠保的推广本身是一场涉及面广的保险知识普及与教育。沪惠保作为公益性较强的惠民项目,具有较强的社会正外部效应,所触达到的民众都进行了一次商业保险的教育和保险意识的普及,沪惠保保单生效期间的保险服务进一步拉近投保人与保险的距离感。
最后,沪惠保运营以来赔付超10万余人次,截至2022年5月31日,获得赔付的被保险人中,年龄最大的为104周岁,年龄最小的仅1周岁,从年龄结构来看,获得沪惠保赔付的对象中,66周岁及以上年龄群体占比达到45.36%,成为沪惠保主要的受惠群体,为中老年人的健康保障提供了保险支持。
2022版参保人数突破500万人
在沪惠保媒体调研发布会上,上海银保监局人身险处处长黄丽表示,上海银保监局指导上海保险业在确保“沪惠保”首年产品“服务不断档”基础上,优化升级了2022版的产品方案。“沪惠保”2022版延续“低门槛、高保障、广覆盖”的产品特性,保障责任相比首年产品实现了“两增一扩”,切实减轻重特大疾病患者的高额医疗费用负担。
2022年版沪惠保中,一是“增”前沿医疗。新增CAR-T医疗保障,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让参保人能享受到前沿先进医疗技术,该责任0免赔额,最高赔付金额达50万元。二是“增”海外特药。新增15种海外特药保障,可报销患者在海南博鳌乐城指定医疗机构就诊并开具的国外上市但国内未上市、且必须使用的临床急需进口药品,同样0免赔额,最高赔付金额达30万元。三是“扩”国内特药。在原有国内21种特药保障的基础上,增补更替已纳入医保目录7种特药,并扩展药品至25种,适应症由原来的17种扩充至23种,进一步满足群众急需的高额药品保障。
界面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6月28日,2022版沪惠保投保人数已经突破500万人,创下第二年续保纪录。在财报人群中,410万人选择医保个账支付,占82%、家庭共济投保占54%;参保的新市民群体已经超过70万人。
“扩面增量”服务新市民
在当日的发布会上,针对此前传出的目标参保人数为1000万、参保率将从原来38.5%提升至52%的说法,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春雷也表示,1000万人投保并非“硬性任务”。他表示,今年一定有更高的目标,但它不是指标,我们希望每一个在上海的能够满足沪惠保投保要求的人都能够来参与。
李春雷表示,在投保截止日期之前,“新市民版”是接下来一个月投保的沟通重点,也是今年扩面增量的抓手。除了已经参与较多的外卖、快递小哥、快车司机等灵活工作人群,我们还在与建工集团这类有大量灵活用工建筑工人群体的行业进行沟通,这些人为上海城市发展付出了辛勤付出和汗水,应该让他们享受上海专属的保险产品,让这些在上海努力打拼的人也有一个托底的保障。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2022年沪惠保的“扩面增量”主要针对新市民群体,明确除了上海基本医疗保险的在保人员,以及参加上海市民社区医疗互助帮困人群的救人员以外,在上海大型企业包括物流配送、外卖、快递等保供企业等平台进行工作的非上海户籍,并参加了当地基本医疗保险的务工人员也可以纳入参保。
同时,许闲教授也表示,今年,参保人数达到1000万人仍有相当难度,在上海疫情稳定后,今年7月,沪惠保还应继续加大推广力度,除了互联网渠道之外,还要增加公司集体的团险投保,以及在社区的地推力度。
许闲教授表示,除了沪惠保之外,纵观全国惠民保发展趋势,截至今年6月,全国共有205款惠民保产品,而去年则有166款产品,按照发展趋势来看,惠民保正在逐渐朝着三四线城市下沉,但产品增速其实在逐步下降,参与方险企的态度也逐渐变得更加保守,更加注重是否有科学的定价依据等问题,惠民保是否会陷入逆向选择的“死亡螺旋”,是否能做到可持续运营,逐渐成为公众和行业更加关注的问题。
他认为,未来,包括政府、企业等各个参与方应该用更科学的手段去发展惠民保,营造良性的发展环境,通过发挥保险的保障的功能,更好地为广大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服务。(记者| 苗艺伟)
(责任编辑:马欣)